血管骨肥大综合征又称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是由于局部血管曲张和血管瘤而引起的软组织和骨肥大。病因未明,至今还未发现上代和兄弟姐妹间有同病的报告,提示本征可能是胎儿期发生的局限性血管发育异常。男比女多。患者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鲜红斑痣、海绵型血管瘤,一般仅在一肢或躯干某部。上肢比下肢和左侧较右侧为多见。患部皮肤表面无血管瘤,到3~4岁时,逐渐呈节段性粗大,比对侧长,皮色比对侧为深,汗毛稍长,局部温度较高,可听到杂音。天热时患部汗液分泌较多。随着患儿发育,患肢粗大日见明显。发在下肢时,走路跛行。X射线检查患部示骨皮层、骺部增厚,血管造影示有许多动静脉瘘管。若发生在下肢时,动静脉瘘管多而大。则在患部远端因大量血液走短径而缺血,引起滞积性皮炎、溃疡,甚至坏疽。别外少数患者还有并指、多指,或其他畸形。组织病理示真皮里有毛细管扩张和许多血腔,深层组织有许多曲张的血管、血腔和动静脉瘘管,肌肉及骨肥大。本病发展若干年后即停止进行。下肢二侧如长短相差不大,短侧可穿高跟鞋矫正。手术治疗困难。患肢远端有缺血表现,摘除该侧交感神经有助。绷扎患肢使患部的血供减少,改善远端的血供,是比较现实而有效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