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白色萎缩

白色萎缩
 
摘要: 白色萎缩多见于小腿下部,为反复发作的瘀斑和疼痛的溃疡,愈后呈色素脱失萎缩区。病因未明,好发于中年妇女。

白色萎缩多见于小腿下部,为反复发作的瘀斑和疼痛的溃疡,愈后呈色素脱失萎缩区。病因未明,好发于中年妇女。患者可伴有下肢周围循环障碍和网状青斑表现,血液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常降低。病变可能与纤维蛋白引起小血管阻塞有关,故亦称节段性透明性脉管炎。网状青斑伴有溃疡形成。皮损主要见于小腿,特别是踝和足背部,一侧常较显著。损害初起为小片红斑、针尖状毛细管扩张、针头到绿豆大的紫癜和瘀斑,散在分布可呈网状。此后,中央呈小的出血性痂皮、结痂区常发展成直径1~5mm的小溃疡,并进一步坏死,需数月始愈。遗留象牙白色萎缩性疤痕,形状不规则,绕以毛细管扩张和色素沉着的狭窄边缘,亦可发生无溃疡的白色萎缩疤痕。常有严重疼痛,灼热和痒感,或可无主觉症状。病程慢性,常伴多次自发性缓解和恶化,有夏季加剧的倾向。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真皮呈硬皮病样改变,炎症反应少或无,乳头下层有新生血管形成,毛细管成丛和扩张,可有血管内皮增殖和血栓形成。曾见有显著的纤维蛋白样变。本病需与伴有溃疡形成的瘀滞性皮炎相鉴别。后者偶有小腿和踝部的小白疤及溃疡,但一般不痛,常伴静脉供血不全,无夏季加剧倾向。防治措施在于保护患处不受外伤。使用弹性绷带、硝酸银烧灼或损害内注射去炎松等可暂时缓解。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解痛,应用抗血小板制剂和潘生丁和阿斯匹林以及纤溶药物等常有明显效果。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984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24
  • 更新时间: 2012-12-24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