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中推拿、气功和经络穴位原理结合医疗体育综合而成的一种自我按摩法,1960年由中医推拿科和西医眼科共同编制。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可增强眼窝内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以达缓解睫状肌紧张或痉挛,消除视疲劳的目的。如能坚持做操并和用眼卫生结合起来,对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可起到良好作用。该操编制后在我国中、小学校普遍采用,一般每天作两次。最近,眼保健操已在日本、朝鲜等国的一些学校中推广,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眼保健操最初叫预防近视眼保健功,由十二节组成:①静坐; ②按摩眉上部;③按摩下眼睑; ④旋转睛明穴;⑤抡耳垂; ⑥点凤池;⑦揉曲池; ⑧压合谷; ⑨左右看肩; ⑩浴面;(11)望远; (12)静坐。由于内容较多,且有些穴位操作不顺,后将其简化成四到六节。
上海市等多数地区推广的眼保健操共四节。
第一节: 揉天应穴,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天应穴),其他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持在前额上。按揉面不需要大,节拍8×8,计64秒。
第二节: 挤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挤按眼内眦下鼻部,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一按一挤共一拍。节拍同上。
第三节: 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靠近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颌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在面额中央部四白穴处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节拍同上。
第四节: 按太阳穴、轮刮眼眶(太阳、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等穴),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住太阳穴,以左右食指的第二节内侧面轮刮眼眶上下一圈。上侧从眉头开始到眉梢为止,下侧从内眼角开始至外眼角止。先上后下,轮刮一圈计四拍。节拍同上。
操练时要闭着眼睛。通常可默念节拍进行,学校中应定时集体随眼保健操音乐的节拍操练。按揉时穴位要正确,手法要轻缓,按揉面要小,以感酸胀为度,防止用力压眼球。一般每天做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有假性近视者可在家庭作业完毕后及睡前增加1~2次,要坚持经常做。如面部有疮疖、眼睛发炎时可暂停操练。作操时要注意两手清洁,指甲要剪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