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肿瘤学 >>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
 
摘要: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人体某些部位发生的增生性病变,最易演变为癌,这些病变就是临床上的癌前状态或病理上的癌前病变。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人体某些部位发生的增生性病变,最易演变为癌,这些病变就是临床上的癌前状态或病理上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阶段,是非特异性过程。然而并非所有癌前病变都发展为癌,也非所有恶性肿瘤在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过癌前病变这一阶段。认识癌前状态非常重要,因为治愈癌前病变可防止日后演化成癌。常见的癌前病变有以下几种:

粘膜白斑 粘膜上皮的局限性增生,一般表现为轻微突起略发硬的白色斑块称粘膜白斑,见于口腔、食管、子宫颈与外阴等处,其中口腔与外阴的白斑较易癌变。镜下见上皮增厚,以棘细胞增多为特点,基底细胞也见增生。

子宫颈糜烂 子宫颈阴道部分 (腔部) 的复层鳞状上皮,被来自子宫颈管内膜的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使之呈粉红色或鲜红色,似粘膜缺损状,称为子宫颈糜烂。糜烂的局部以后可被再生的鳞状上皮所修复。如果此过程反复进行,再生的鳞状上皮可经过不典型增生而发展为癌。

纤维囊性乳腺病 是一种乳腺小叶与腺管上皮的增生及囊性变,有时可发生癌变。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的妇女,在绝经期前最多,绝经期后明显减少,甚至原有的病变也可自然消退。这说明本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可能是黄体酮分泌过少,雌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恶性贫血症患者的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以胃粘膜的进行性萎缩为特征者称为萎缩性胃炎。它见于两种病人,一为恶性贫血症患者;另一为年纪较老而非恶性贫血症患者。第一类患者的胃炎是一种自家免疫病,选择性破坏胃腺的壁细胞。这一类患者不能产生内因子,所以不能吸收食物中的维生素B12而形成恶性贫血症。在较年老的一类患者,胃粘膜的萎缩可以是灶性或弥漫性、轻度或重度,而不伴有自家免疫反应。肉眼上胃粘膜变薄、皱襞消失、平坦发亮。镜下见腺体的壁细胞完全消失,而主细胞则由产生粘液的细胞所代替,类似小肠腺体,称为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有些表面上皮细胞核变大,呈异型,类似原位癌的改变。

老年日光性角化病 老年日光性角化病常发生于受阳光照射的部位,如面部、耳和手背。此病易癌变。镜下见上皮增厚、高度角化与棘细胞增多。它与脂溢性角化病的区别在于本病棘细胞的增生深入真皮层之内,并表现为中度的乳头状瘤病。通常还有活跃的核分裂和一些角化不良即异常的角蛋白形成。这些改变被认为是上皮内恶变的早期现象。

色素性干皮病 患者的皮肤与眼睛对紫外线十分敏感并有家族性隐性遗传特征。病变多发生于皮肤曝光的部位。本病分二阶段: 早期可见广泛性皮肤红斑,并伴有结痂、色素沉着,有如雀斑;后期则皮肤萎缩出现色素斑及血管扩张,其外观与放射性皮炎相似。萎缩的皮肤不久长出小乳头,并可能变为鳞状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癌,有时为黑色素瘤,但肉瘤罕见。

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症 少数病例系按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传递; 多数病例并发肠道外发育异常,患者的结肠粘膜上有时可见数以千计的息肉,并有向上扩展至胃者。虽然本病是遗传的,但在20~30岁前并不发病。息肉是有蒂的小腺瘤,直径约1cm,密集时使粘膜表面呈绒毡样。组织结构与一般息肉相似,但具有较高的癌变率。常见一些较大的与生长较快的息肉恶变为腺癌;多个息肉可同时发生癌变。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本病以皮肤表面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神经纤维瘤为特征。肿瘤可多至数百个,有时亦见于内脏的交感神经与脊椎管的脊髓神经或神经节,可导致神经受压现象。患者皮肤可出现多个色素斑,有时覆盖瘤体的皮肤发生局限性象皮病。个别的神经纤维瘤可能发生恶变。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35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