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糜烂性包皮龟头炎

糜烂性包皮龟头炎
 
摘要: 糜烂性包皮龟头炎是指阴茎包皮和龟头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可由外伤、刺激或感染等因素引起。细菌、酵母菌、梭状杆菌和螺旋体在包皮囊内容易孳生,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原来非致病性的细菌可变为致病性。

糜烂性包皮龟头炎是指阴茎包皮和龟头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可由外伤、刺激或感染等因素引起。细菌、酵母菌、梭状杆菌和螺旋体在包皮囊内容易孳生,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原来非致病性的细菌可变为致病性。此外,包皮过长,包皮垢、尿液和接触物的刺激,卫生不良,粪便污染,肛周病灶,外伤,配偶阴道感染等可为诱因。病毒和支原体的作用未明。

临床上可有几种类型:

(1) 外伤性龟头炎: 表现为表皮剥脱,裂隙或局限性红斑水肿,性交所致者,常有龟头系带糜烂,衣服摩擦所致的龟头炎多见于长途行走以后。

(2) 过敏性龟头炎: 由肥皂、药物或避孕药引起的颇常见,此时包皮和龟头可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产生糜烂或溃疡。

(3) 感染性龟头炎: 龟头、冠状沟和包皮内侧发红,急性时有成片的糜烂渗液,红肿明显,引起包皮水肿和包茎,有脓性分泌,伴恶臭,常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可查到致病菌。

(4) 白念珠菌龟头炎: 常见,特别是配偶有白念珠菌感染者,其他如糖尿病或抗生素治疗亦可诱发。起病突然,在包皮及冠状沟出现小脓疱和小水疱,以后融合成片状糜烂,表面有带白色的乳酪状分泌物。有时渗出较少,可为单纯红斑或红斑脱屑性损害。不论属何类型,均有明显瘙痒。霉菌检查可确定诊断。

本病无特异性组织病理改变。注意清洁卫生可预防此病。治疗可用高锰酸钾液(1/8000)或利凡诺(1/1000)作湿敷,以后外涂龙胆紫或其他抗菌药物。在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可用制霉菌素软膏外擦,每日两次连续数周。配合抗生素全身治疗可使本病迅速全愈。包皮过长的顽固复发病例,需作包皮环截术。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997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