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建筑材料和气候等均有密切影响。大气质量评价是指从卫生学、生态学和其它角度出发对大气质量作出的评价。
大气质量评价的方法可分为: 大气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价法及应用大气质量指数评价法。
大气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法,是根据大气监测数据的统计分布,求得许多统计参数。例如算术均数及其标准差,几何均数及其标准差,各百分位数的浓度,样品中浓度超过大气质量标准的次数及其百分率,最高和最低浓度等作出评价。
应用大气质量指数评价大气质量是一种较新的方法。大气质量指数,系将大量的大气监测数据,代入一个拟定的计算模式,以大气质量标准作为评价依据,计算得出的无量纲相对数。我国从七十年代初开始逐步将大气质量指数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我国在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采用的大气质量综合指数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迭加型大气质量指数
式中: I 大气质量综合指数;
Cl 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S 该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n 污染物参数的个数。
上式中的比值Ci/Si可称为某污染物的分指数。 此式采用简单迭加的方式,计算甚为方便,可用于综合评价几种污染物同时存在下的大气综合质量。I值愈大,表示大气的综合质量愈差。但在比较时,本式计算结果显然与参数多寡有关。
(2) 以平均分指数表示的大气质量综合指数
式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同上。此式以平均分指数方式用于评价几种污染物同时存在下的大气综合质量,计算也很方便。
(3)姚志麒设计的大气质量综合指数(I)
几个污染物分指数中最高的一个分指数;
几个污染物分指数的平均值。其余符号代表的意义同前。本式兼顾几个污染物分指数的最高值和平均值,在推导时对平均分指数和最高分指数考虑不同的权值,同时计算也很简便。
(4) 姚志麒设计的大气污染超标指数(I2): 当大气中某污染物出现超过大气质量标准的高浓度时,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会蒙受较大的损害。因此,有必要对当地大气中污染物出现超标高浓度的情况加以评价,大气污染超标指数(I2)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 Ai 某污染物全年实测数据中等于或超过该污染物相应评价标准的历次高浓度的累计总和(mg/m3);
Si 某污染物的相应评价标准(mg/m3);
αi 校正系数。
αi校正系数按如下计算:
式中: Ni按照原定监测计划规定一年内应取得的该污染物实测数据个数;
Ni′ 一年内实际取得的该污染物实测数据个数。
大气污染超标指数可用于评价某监测采样点一年内各污染物历次出现的超标度的总和,不仅考虑了超标的出现次数或频率,也考虑了超标浓度倍数的累计总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