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克里米亚出血热

克里米亚出血热
 
摘要:   克里米亚(Crimean)出血热于1941~1944年在苏联克里米亚发现。其后在中亚地区、苏联卡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亦有流行,故亦称中亚出血热。病原体是虫媒病毒,对多种实验动物致病力较低,但对乳鼠可致病。脑内接种较易感染。伏期7~12日,起病急骤,有恶寒、发热、头痛、肌痛、全身不适、烦躁,随之有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发热多为持续性。头面、颈部、结膜及咽部充血。软腭水肿、有瘀点。

克里米亚(Crimean)出血热于1941~1944年在苏联克里米亚发现。其后在中亚地区、苏联卡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亦有流行,故亦称中亚出血热。

病原体是虫媒病毒,对多种实验动物致病力较低,但对乳鼠可致病。脑内接种较易感染,在多种组织培养中可生长。后经Casals等证明本病毒与在非洲扎伊尔、乌干达及肯尼亚等地分离的刚果病毒在抗原性上相同,故统称为克里米亚-刚果病毒。

本病流行于顿河下游及伏尔加河盆地、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卡萨克斯坦、高加索、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及巴基斯坦等地,少数病例亦见于非洲的肯尼亚、乌干达、扎伊尔和尼日利亚。我国新疆塔里木河流域,1965年亦发现一种蜱传性出血热,称为新疆出血热,与克里米亚出血热极为相似,已分离出病毒,尚待鉴定。动物宿主有牛、羊、山鸦、刺猬等。自然界传播媒介为各种蜱类、包括璃眼蜱、扇头蜱、钝眼蜱、牛蜱等,有经卵传代可能。人多与牲畜接触,被蜱叮咬后感染,患者多为成人。流行季节以6~8月为主。医院内感染曾多次在中亚地区发生,提示有空气传播的可能。

病理变化主要在小血管,全身脏器小血管充血、出血,管腔内有微血栓,血管壁胶原纤维肿胀、分离、疏碎不清。各体腔内有含蛋白的积液,后腹膜及肾周围有胶冻样水肿。胃粘膜出血严重。肝、肾、肾上腺、脑垂体可见不同程度坏死,但炎性浸润不明显,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脑及中枢神经有炎性变化。

潜伏期7~12日,起病急骤,有恶寒、发热、头痛、肌痛、全身不适、烦躁,随之有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发热多为持续性。头面、颈部、结膜及咽部充血。软腭水肿、有瘀点。约半数病人有肝肿大,脾肿大者较少。第3~4病日可有出血性皮疹,亦有呈玫瑰疹者。出血症状重者有鼻衄、咯血、胃肠道及子宫大出血,常可致死。10~25%病人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有颈强直、烦躁、昏迷,预后多不良。起病8日左右,热徐缓下降。退热前可有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导致休克,常为致死原因。病死率高达30~50%。恢复期较长。血白细胞减少,有明显核左移,并可见幼稚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可有血尿及蛋白尿,肾功能衰竭少见。脑脊液无明显变化。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早期血中可分离病毒。血清检查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及中和试验,多数于病后30~60日阳性。

治疗主要依靠对症疗法。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认为有良好作用,用恢复期血清或全血有一定效果,亦有用抗出血热病毒球蛋白者。出血严重可给以输血。病愈后有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可持续数月。预防主要在于防蜱、灭蜱。目前尚无疫苗。鉴于有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病人应严密隔离。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428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