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小螺菌鼠咬热

小螺菌鼠咬热
 
摘要:   小螺菌鼠咬热的病原体为小螺菌,属于螺菌属,革兰染色阴性。人的传染主要来源于鼠类,其他啮齿动物如松鼠、雪貂、黄鼠狼等和肉食动物中的猫、狗、猪等可由于相互咬伤而传染。一般经4~28日的潜伏期后,原已愈合的咬伤处发生疼痛,紫色肿胀以至坏死,覆以黑痂,成为硬结性下疳样溃疡。青霉素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小螺菌鼠咬热的病原体为小螺菌,属于螺菌属,革兰染色阴性,长约2~5μm,两端有鞭毛,菌体加鞭毛可长达6~10μm,宽约0.2~0.4μm,多数具3个回旋,亦有多达5个。暗视野下运动迅速,循其长轴旋转,亦可以鞭毛前后穿行。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实验室常用大、小鼠及豚鼠等腹腔接种法分离病原体。

本病在我国较少见。人的传染主要来源于鼠类,其他啮齿动物如松鼠、雪貂、黄鼠狼等和肉食动物中的猫、狗、猪等可由于相互咬伤而传染。小螺菌存在于鼠的血液中,啮咬时由齿龈或口唇裂伤处污染伤口,侵入人体。鼠类眼部炎性分泌物亦含有本菌,在咬人时可经泪管流入口腔,侵入人体。小螺菌侵入人后,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并在此生长繁殖。经潜伏期后,在原咬伤都发生炎症,有单核细胞浸润、水肿、坏死。局部淋巴管及淋巴结也同时发炎,淋巴结呈增生性肿大。随后小螺菌由此反复侵入血循环,引起反复发作性发热。病变也见于心、肝、肾等脏器。心肌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浊肿和退行性变,肝小叶中心充血、出血和坏死。偶见脑膜充血、水肿和神经细胞变性,胃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

一般经4~28日的潜伏期后,原已愈合的咬伤处发生疼痛,紫色肿胀以至坏死,覆以黑痂,成为硬结性下疳样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并有淋巴管炎。与此同时,病人畏寒发热,体温达40℃以上,伴有头痛、乏力、肌痛等症状。重者恶心、呕吐、腹泻、便血以至神志不清。发热为弛张型,持续3~5日后急骤下降,症状随之好转,间隔数天后重新出现,如此回归发作3~5次或更多。发热时可有紫色斑丘疹,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基底较硬,亦可成为结节,不痛,不痒,可融合至直径数厘米大小,偶可见荨麻疹样皮疹。皮疹数量不定,多见于四肢和躯干,面部及掌跖较少。发热期亦有迁延数月或一年以上者,迁延不愈者常有肾炎、肝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以及脑膜炎等合并症。病死率为2~10%。自抗生素应用以来,迁延不愈者少见,病死率也明显减少。

诊断本病主要依据鼠类咬伤史和临床特征。血白细胞数可正常或增多至20,000/μl左右,病程迁延者可有贫血。半数以上病人血清华氏反应阳性。确诊依据血涂片或伤口渗出液和淋巴穿刺液或皮疹浆液的涂片染色或直接暗视野检查找到小螺菌。以上标本作小鼠或豚鼠皮下、肌肉或腹腔接种,5~15日后取血或腹腔液作暗视野或涂片染色,更易找到小螺菌。

本病应与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相鉴别,应同时做二种病原学的检查。其他应与疟疾、回归热、斑疹伤寒、败血症、胆道疾患所致之夏科热相鉴别。

青霉素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60万~80万u,肌注,每日2次,疗程10~14日。有心内膜炎等合并症时,青霉素G的剂量可增至每日1,200万~1,500万u,连续3~4周。治疗中应注意赫氏反应。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或链霉素等均有一定疗效,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以选用。预防本病主要为防鼠、灭鼠。实验室人员接触鼠类应注意防护。若被鼠咬伤,应消毒伤口,并应考虑应用足量的青霉素G以预防发病。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667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