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足分支菌病

足分支菌病
 
摘要:   足分支菌病亦称足菌肿,是由20余种真菌及放线菌所致的慢性、局限性和进行性的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及骨胳感染。本病基本无自愈可能。由于病变相对局限化,本病除导致功能障碍外,一般对生命威胁不大;但足肿分支菌所致头皮足分支菌病,一旦出现颅骨破坏时,病人可迅速死亡。

足分支菌病亦称足菌肿,是由20余种真菌及放线菌所致的慢性、局限性和进行性的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及骨胳感染。

本病的病原体可分为两类: 真菌和放线菌。前者有波氏足肿菌、足肿分支菌和某些种的顶孢菌、棘壳孢菌、瓶霉菌、小球腔菌、弯孢霉菌等。放线菌病原体包括马杜拉放线菌、白乐杰马杜拉放线菌、索马里链丝菌、巴西奴卡菌、豚鼠奴卡菌以及星状奴卡菌等。

本病主要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介于南纬15°和北纬30°之间),最常见于北非和南亚。各地区的主要致病菌不同,如北非主要为足肿分支菌;中美和南亚分别为巴西奴卡菌和马杜拉放线菌; 波氏足肿菌多见于美国。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多为易遭受刺伤或其他创伤的农民或野外工作人员。

病原体皆属土壤内的腐生菌,通过赤脚的刺伤或其他创伤侵入体内。感染开始于皮肤和皮下组织,沿筋膜向周围及深部扩散,波及肌肉和骨胳,造成组织破坏。病理变化显示化脓性肉芽肿。脓液内含有真菌颗粒和中性粒细胞,脓肿外围有上皮样细胞、浆细胞和巨细胞浸润,中间参杂有纤维化区。颗粒周围有嗜酸性玻璃样蛋白物质,可能为宿主组织反应产物。病变区有广泛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明显肿胀,并有多发性窦道和瘘管形成。窦道除内通深部脓肿,向外排脓外,各窦道间也互相贯通。肉芽肿和疤痕组织的进行性增生使病变部位显著肿大和变形。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病变的症状。病变多位于足底或足背,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如肩部、手、胸背、臀部等。开始时在受伤部位出现一个或多个无痛的皮肤丘疹或小结节,皮肤变色、溃破,形成窦道。有些病人可从深部脓肿开始,最后向外溃破。感染扩散时,相似的病变过程可见于受波及的区域。旧窦道痊愈闭合后,新的窦道又出现。数月或数年后,深部组织包括骨胳受严重破坏。病变区明显肿胀、发红,但仍少有疼痛。病变系进行性,局部组织反复经历肿胀、化脓和愈合过程;因而最后破坏的病变组织形成一个满布窦道或瘘管的畸形肿块,真菌颗粒经常自窦道中排出。感染经血散播者罕见。寒战、发热、出汗、消瘦等全身感染表现也很少发生。如无继发性细菌感染,一般无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

在流行地区有足部感染伴畸形的、无痛的坚硬肿胀,多发性窦道和含有真菌颗粒的脓液时,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真菌颗粒有一定的特异性,其形状(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大小(直径为0.2~3mm)、硬度和颜色(黑、白、黄、棕、淡红、红等色)以及组织检查可作为鉴别病原体的依据。真菌颗粒或深部病变组织的培养如能分离到病原体,则可根据菌落形态、镜检结果和生化反应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本病应与葡萄球菌骨髓炎、慢性丝虫病象皮肿有继发细菌感染伴暂时性引流瘘管者相鉴别。

本病基本无自愈可能。由于病变相对局限化,本病除导致功能障碍外,一般对生命威胁不大;但足肿分支菌所致头皮足分支菌病,一旦出现颅骨破坏时,病人可迅速死亡。放线菌类病原体对磺胺药敏感,临床以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或长效磺胺(磺胺甲氧吡嗪、磺胺二甲氧嘧啶等)治疗,疗程宜长,至少半年以上。有时可与链霉素、青霉素G等合用。除某些足肿分支菌菌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外,其他真菌病原体所致的足分支菌病对药物治疗的效果均不满意。据少数病人治疗观察,双氯苯咪唑尚有一定疗效,值得试用。

病变组织的切除或扩创并不能使感染获愈。对内科治疗无效者,多采取根治手术(截肢)可望获得疗效。避免皮肤刺伤或其他创伤为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033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