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嗜睡性脑炎

嗜睡性脑炎
 
摘要:   嗜睡性脑炎又称流行性甲型脑炎,起病缓急不一,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期以发热、嗜睡和眼肌运动障碍,慢性期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潜伏期约4~15日,大流行时期患者起病急骤,并多呈暴发经过,数年后起病逐渐缓慢。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可分为嗜睡眼肌麻痹型、运动过强型、延脑桥脑型、中脑和基底节型、脑膜炎型和脊髓炎型。

嗜睡性脑炎又称流行性甲型脑炎,起病缓急不一,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期以发热、嗜睡和眼肌运动障碍,慢性期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临床特征。

嗜睡性脑炎迄今未分离出病毒,但病理和临床特征符合中枢神经的病毒感染。1917年流行时由von Economo首次提出为一独立疾病,此后多次发生世界性大流行,从1927年以来突然不再流行。1971年有报告11例,年龄在4~33岁之间,脑炎后发生帕金森综合征,有4例死亡。嗜睡性脑炎的传染源推测是病人和带毒者。根据流行季节(以冬春为高峰)和流行特征,认为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人普遍易感,发病以10~40岁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病毒侵入后,经病毒血症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脑膜和大脑有充血、水肿和出血点。血管周围,尤其是中等大小静脉,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神经原损害表现为水肿,染色质溶解、固缩,神经节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病变以基底节、中脑和桥脑最显著,脊髓损害不明显。慢性病人呈进行性炎性退变性脑病和纤维化。

本病潜伏期约4~15日,大流行时期患者起病急骤,并多呈暴发经过,数年后起病逐渐缓慢。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可分为嗜睡眼肌麻痹型、运动过强型、延脑桥脑型、中脑和基底节型、脑膜炎型和脊髓炎型。

发热大都急起或逐渐增高,有头痛、呕吐、肢体疼痛、精神萎靡和嗜睡,部分病人有神志恍惚、昏睡以至昏迷,或谵妄、狂躁、眩晕、卒中样表现。可出现不自主运动如舞蹈运动、手足徐动、肌阵挛等。癫痫样发作或反复发生局限性及全身性抽搐,肢体或颅神经麻痹,尤其眼肌麻痹引起眼球运动障碍较为多见。肌腱反射减弱和脑膜刺激征阳性。严重者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扩大或缩小。病程约2~3周,亦有经月余而恢复者。约30%病人完全恢复,30%留有各种后遗症。病死率约30%,死亡多于起病2周以内,以小儿和老人为多。

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加。脑脊液细胞数轻度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慢性病人以40岁以下青壮年多见,可以从急性期直接发展或经数月、数年的暂时缓解后发病。此期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如步态微小、肌肉强直,智力减退、表情痴呆、口液外流、上肢远端常有节奏性震颤,开始多在休息时出现,自主运动时停止。动眼神经危象是一种奇特的运动障碍,表现为头和眼无意向性偏向一侧上方,伴有强直性张口,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多在疲劳或情绪波动后发生。此外有智力和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较急性期少。也有出现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内分泌紊乱。

本病主要依据嗜睡和慢性期帕金森综合征等临床特点,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须与各种虫媒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脑膜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传染后脑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

本病无特效治疗。对症与支持治疗和细心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切断呼吸道传播途径是预防的主要措施。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283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