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水痘

水痘
 
摘要: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简称V-Z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症状轻微,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水痘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自出疹前1~2日至皮疹干燥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易感儿接触水痘后约80%患病。接触带状疱疹后偶亦发生水痘。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由于V-Z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小。水痘传染性强,冬春季节、集体儿童机构内容易引起流行。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简称V-Z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症状轻微,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

V-Z病毒属疱疹病毒。电镜下略呈球形,直径150~200nm,中心为脱氧核糖核酸和20面立体对称衣壳,外层为脂蛋白包膜,在感染细胞的核内繁殖。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力弱,能被乙醚灭活,不耐热,不耐酸,不能在痂皮中存活,但在疱疹液中-65℃可存活8年。水痘与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均为V-Z病毒,小儿初次感染V-Z病毒后临床表现为水痘,成人尤其是老年人体内潜伏V-Z病毒,如因故免疫力降低,病毒可再度复能,繁殖致病,表现为带状疱疹。

水痘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自出疹前1~2日至皮疹干燥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易感儿接触水痘后约80%患病。接触带状疱疹后偶亦发生水痘。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由于V-Z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小。未患过水痘的人对本病普遍易感,婴幼儿和学龄儿童发病最多,6月内婴儿因获得母亲抗体,发病较少。水痘传染性强,冬春季节、集体儿童机构内容易引起流行。

V-Z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呼吸道粘膜上生长繁殖,然后侵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间歇性的病毒血症相应出现数批皮疹。主要病变为表皮棘细胞层细胞肿胀变性,形成囊状细胞,细胞核分裂形成多核巨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囊状细胞或多核巨细胞液化,组织液渗入即形成水疱。疱疹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最后上皮细胞再生愈合。口腔、鼻咽粘膜或结膜的疱疹,每溃破成溃疡。并发肺炎者,肺部呈广泛间质性炎症,有散在灶性坏死实变区,有肺泡出血和纤维蛋白渗出,肺间质和细支气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并发脑炎者,脑呈水肿、充血、出血、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变性及脱髓鞘病变。

潜伏期14~16日。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及成人可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炎症状,与此同时或1~2日后,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数小时内转为丘疹、疱疹,部位表浅,形椭圆,直径3~5mm,呈单囊性,壁薄易破,形如露水珠滴。一周后疱疹全部结痂,1~3周脱痂,一般不留瘢痕。水痘皮疹的特点是分布呈向心性,以躯干较多,四肢较少,皮疹先后参差分批出现,故同一部位皮肤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部分患儿在口腔、咽喉、眼结膜及阴唇等处出现疱疹,破裂后形成小溃疡。成人患者体温较高,皮疹多,病程长,并发症较多。

其他临床类型有: ①大疱型水痘: 部分疱疹直径可达2~7cm,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脓毒血症而死亡。②出血型水痘:疱疹呈出血性,皮肤粘膜可见瘀点、瘀斑及出血性坏死。可有身体其他部位出血症状如呕血、便血、尿血、颅内出血。③坏疽型水痘: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疹及皮下组织坏死,易继发溶血性链球菌、梭形杆菌等感染,病死率较高。④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病人患水痘时,皮疹迁延,出疹后二周仍继续发生新皮疹及(或)肺、肝、脑等内脏器官广泛损害,病死率高。孕妇分娩前后数日患水痘者,其新生儿可发生重型水痘。妊娠初3~4月患水痘者,可致新生儿患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为低体重、皮肤疤痕、四肢短小、眼异常 (脉络膜视网膜炎、小眼、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脑损害症状,精神发育迟缓,抵抗力低下。并发症有①继发感染引起的丹毒、蜂窝组织炎、皮下脓肿、急性淋巴结炎、败血症等。②水痘肺炎见于出疹后1~5日,患儿有高热、咳嗽、紫绀、气促等呼吸道症状,但胸部体征较少。X线检查见弥散性、结节状浸润,多于1~6日内消失,但严重者病死率较高。③水痘脑炎,较少见。发生于出疹后3~8日,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脑炎相似,程度轻重不等,重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参见“传染后和接种后脑炎”条)。④瑞氏综合征 (Reye'ssyndrome)发生于水痘恢复期,患儿突起呕吐、惊厥、意识障碍、肝肿大、转氨酶增高,病死率高,尸检可见肝肾弥散性脂肪变性,脑脂肪变性伴水肿及坏死。⑤其他如肝炎、心肌炎、睾丸炎、肾炎、关节炎、眼葡萄膜炎等均极少见。

典型水痘依据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确诊。非典型水痘须作实验室检查,如疱疹基底刮取物在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可在数小时内鉴别天花和V-Z病毒。必要时收集疱疹液进行病毒分离。血清抗体测定可作补体结合试验、V-Z病毒荧光抗体膜抗原试验和免疫粘连血凝抗体试验。本病应与天花、丘疹样荨麻疹、脓疱病、肠道柯萨奇病毒所致的疱疹等鉴别。

治疗主要是加强护理、对症治疗和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由于其他疾病已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感染水痘后,应尽量减少激素至生理剂量(约为治疗量的1/10~1/5),必要时停用。对未曾用过激素的水痘患者,如并发喉炎、肺炎、脑炎等,危及生命时,亦可酌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本病预后良好,仅少数年幼、体弱、严重继发感染或并发水痘肺炎、水痘脑炎者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

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易感儿接触后应留验3周。白血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在接触水痘3日内肌注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减轻症状或完全保护。用V-Z病毒OKa株制的减毒疫苗,初步试用安全有效。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496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