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虱传回归热

虱传回归热
 
摘要:   虱传回归热又称流行性回归热,系虱传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体虱为传播媒介。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发热迅速高达40℃左右,常伴有头痛,剧烈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谵妄、黄疸及出血倾向。发病数日后,体温于2~4小时内骤降,即进入间歇期。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出现。早期特效治疗可改善预后,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均为特效药物,能清除血液内螺旋体。

虱传回归热又称流行性回归热,系虱传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体虱为传播媒介。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发热迅速高达40℃左右,常伴有头痛,剧烈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谵妄、黄疸及出血倾向。发病数日后,体温于2~4小时内骤降,即进入间歇期。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出现。

虱传回归热螺旋体又称回归热包柔螺旋体,其生物学特性见“回归热”条。本螺旋体在发热期血中数量较多,周围血涂片容易发现。

本病曾流行于亚洲,非洲中部和东、北部,以及南美洲。 流行季节以冬春居多,传染源为病人。 体虱为其主要传播媒介,虱吸吮回归热患者血液后4~5日即具有传染性,受染体虱不患病,亦不传给下一代。人被虱叮咬后,因搔痒而将体虱压碎,使其体腔内的螺旋体经叮咬的伤口或搔破的皮肤创面侵入人体。如果手指被螺旋体污染,螺旋体也可经眼、鼻粘膜侵入人体。偶有经胎盘或输血传播者。在人群拥挤、气候寒冷、战争、成群移民、营养不良、个人卫生差等情况下,均有利于本病流行。如在2次世界大战时,欧洲与非洲有百万人以上的大流行。患病后有免疫力,但不持久,一般约2~6月。近年来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已基本消灭。自1971年1月1日起停止国际检疫。

当螺旋体在组织、脏器中繁殖至相当数量时,即侵入血循环、产生螺旋体血症,引起发热。螺旋体及其大量代谢产物能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性黄疸及贫血,又能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因而有出血性皮疹及全身出血倾向。螺旋体损伤肝脏也是发生黄疸与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又因病原体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故神经系症状也较多见。本病的反复发热与微生物在感染过程中的抗原变异有关。患者在发热期间逐渐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具有凝集、杀死及溶解螺旋体的作用,使血循环中大部分螺旋体被消灭,症状消退;但少数螺旋体因抗原发生变异,仍能存活在组织中。当繁殖到相当数量时,又再次进入血循环引起发热,此时患者在新抗原的刺激下又产生新的相应抗体,发热再度骤然下降。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回归”热周期。

螺旋体可使很多脏器受损。脾肿大,有滤泡灶性脓肿,偶可产生自发性脾破裂。肝脏可见灶性坏死性肝炎。心脏呈弥漫性心肌炎,有网状细胞浸润与间质性病变。

不同流行时期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潜伏期2~14日,一般为7~8日。因输血而患病者潜伏期较短。起病急骤,多以畏寒、寒战开始。发热迅速高达40℃左右,多呈持续型,伴有乏力、畏光、头痛、全身肌肉及关节剧烈疼痛,部分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眼痛、咽痛、咳嗽等。早期可出现轻度鼻衄、镜下血尿;后期因肝脏损害可出现持续性鼻衄及广泛性瘀斑。严重者有昏迷、谵妄及惊厥。偶见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和颅内大出血。发热期面部及眼结膜充血,呼吸次数增加,肺底闻有罗音,脉快,可有奔马律及室性过早搏动,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也非罕见。约3/4的病例脾脏明显肿大,约2/3的病例肝脏肿大,并有压痛;重症病例可出现黄疸。肌肉压痛以腓肠肌为最。淋巴结可肿大。皮肤在发热初期有时出现一过性点状出血性皮疹。少数严重病例可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亦可有颈强直、克氏征阳性或病理反射等神经系统体征。

发病2~9日(首次发热期平均5.5日)后,体温于2~4小时内骤降,伴以大汗,偶有虚脱。在间歇期,患者除感高度虚弱乏力外,其他症状消失,肝脾肿大及黄疸等也随之减退,经5~10日后,症状重复出现,第2次发作的症状多较轻,持续较短(平均1.9日),经一段时期后又退热而进入第2个间歇期。以后发作的病情逐渐减轻,而间歇期逐次延长,但一个周期仍维持在13~16日。有报道“回归”次数有3~10次者,但一般反复2~3次后自愈。很少有持久性后遗症。

并发症有中毒性肝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肾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脑炎等。亦有并发中耳炎、腮腺炎者。

季节、地区、个人卫生情况,有无体虱发现等流行病史,均有助于诊断。临床如发病急,伴严重全身肌肉、关节痠痛、剧烈头痛、肝脾肿大、皮疹等则应考虑本病。实验室检查多呈中度贫血、血白细胞10,000/μl以上,间歇期白细胞常减少,中性粒细胞一般在80%以上。血沉增速(60mm/h以上)。多数病人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功能试验异常,严重者血清胆红素上升,有达16mg/dl者。心电图有Q-T间期延长和ST段、T波改变。5~10%的病人有华氏或康氏假阳性反应。可出现变形杆菌OXK阳性凝集反应。尿内可有微量蛋白及管型。脑脊液压力升高(60%)、蛋白及细胞也略增。发热期取血作涂片,用瑞氏染色或暗视野检查,如发现螺旋体即可确诊。若未找到可做血液厚涂片或离心浓缩法检查。如仍未找到,则应进行动物接种。

本病应与疟疾、斑疹伤寒、伤寒、鼠咬热、钩端螺旋体病等进行鉴别。

本病在无免疫力人群中流行时,未经治疗的病死率为2~14%,在大流行时期可达50%。出现重度黄疸、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Q-T间期延长等均为凶险预兆。早期特效治疗可改善预后。

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均为特效药物,能清除血液内螺旋体。但易产生赫氏反应,甚者导致死亡。此反应于发热自然骤降时也可出现。系螺旋体大量溶解时所出现的休克反应,其严重程度与血内螺旋体数量的消失及被清除的速度有关。故应用药物剂量不宜过大,如青霉素G每日60万~80万u,分2次肌注,四环素每日30mg/kg,分4次口服。为防止反复发作,疗程可延长至7~10日。近年来采用缓慢作用的青霉素硬脂酸铝60万u一次肌注;或普鲁卡因青霉素30万u肌注,12~24小时后再肌注一次。此外,凡有高热和病情严重者,应给以相应的对症治疗。预防以及时治疗病人及灭虱为主。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425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