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苏联传染性肾病肾炎

苏联传染性肾病肾炎
 
摘要:   苏联传染性肾病肾炎又称肾脏立克次体病是由巴甫洛夫斯基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约从1950年开始,苏联西南部平原、中部一个森林地带及Transcarpathians的斜坡等三个地区有地方性流行,均发生于6~8月,7月份达高峰。

苏联传染性肾病肾炎又称肾脏立克次体病是由巴甫洛夫斯基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约从1950年开始,苏联西南部平原、中部一个森林地带及Transcarpathians的斜坡等三个地区有地方性流行,均发生于6~8月,7月份达高峰。从病人血液和死亡病例的脑、肝、脑垂体等可分离出立克次体。病理解剖主要为肾脏损害,肾脏肿大,有时囊膜破裂。锥体呈暗红色,皮质苍白,脑垂体前叶也常累及。临床表现为急骤发病,发热38.5~40℃之间,面部潮红,喉痛,结膜与巩膜充血。偶有恶心呕吐,腹痛。常有背痛。全身不适,乏力,恢复较慢。小便检查有蛋白、红白细胞和管型。血白细胞早期减少,以后增多。可用四环素、氯霉素及对症治疗。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28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