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寇热

寇热
 
摘要:   寇热是由伯纳特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发热、头痛、肌痛、常伴有间质性肺炎。传染源为感染本病的牛、羊、犬、马、驴、骡等。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预防本病应加强奶类及奶制品的消毒与管理。病人应隔离,痰液及排泄物或可疑受污染的物品,均须消毒。

寇热是由伯纳特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发热、头痛、肌痛、常伴有间质性肺炎。

病原体是伯纳特柯克斯体,为一种立克次体,呈多形的球状、球杆状或杆状,长0.25~1.5μm,宽约0.25μm,姬姆萨染色呈紫色,马基维罗染色为红色,多在细胞浆内呈短或长链状排列。 抗原性与变形杆菌OX1、OX2及OXK均无交叉。对一般物理及化学消毒剂抵抗力较大,对干燥抵抗力强,在室温下干蜱粪便中,经586天仍有传染性。因伯纳特柯克斯体能较长时期存活于外界环境中,能在空气中存活并产生微生物气溶胶,故具有高度传染性。

传染源为感染本病的牛、羊、犬、马、驴、骡等。一些小的野生啮齿动物、鸽、燕子以及家禽等均可自然感染。蜱是传播本病的媒介,立克次体可长期寄生在蜱体内,随蜱粪排出,并可经卵传给下一代,因此蜱除了作媒介外,还是贮存宿主。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病原体自动物体内排出后可成为气溶胶,自呼吸道吸入而使人感染。饮用受染动物的生奶,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粪、尿、胎盘、羊水污染的皮毛衣物也可受染;并有实验室感染的报道。最近证实通过输血亦可引起传播。病后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以细胞免疫为主。

本病分布于澳洲、美洲、欧洲、中西非洲及亚洲。1935年最早发现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以后世界各地陆续有本病发现。国内自1951年在北京发现有本病存在以来,内蒙、青海、云南、福建等地相继有人、畜感染本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并曾在病人血液、绵羊胎盘及脏器分离出伯纳特柯克斯体。

伯纳特柯克斯体从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后,先在局部的单核吞噬细胞中繁殖生长,继则进入血循环形成立克次体血症,主要波及小血管及心、肝、肺、肾等脏器。死于本病者的肺脏可有弥漫性大叶性肺炎病变,在红色肝样变部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小量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在肺泡、小支气管及多数支气管内均充塞由纤维蛋白、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大单核细胞所组成的渗出物。在灰色肝样变部,肺泡间隔增厚,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大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脏可发生心肌炎,偶见心包炎。慢性过程可发生心内膜炎。肝脏可见轻度广泛肉芽肿样浸润。脾及睾丸的巨噬细胞、脑的神经胶质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病原体在细胞内或游离于细胞外。

潜伏期14~26天,平均19天。多数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头痛、脊椎与四肢疼痛,主要是腰肌与腓肠肌痛。偶有眼球后痛和关节痛,无皮疹。体温弛张在38~40℃之间,持续数天至3周,少数可持续3个月,但3周后很少高热。重症病人可有谵妄,少数出现定向力障碍或脑炎、脑膜炎等。发热3~4天后可有干咳、胸痛,体检常阴性。X线检查约半数病人肺下部可见单个或多发、大小不等的圆形或锥形实变阴影,也有呈肺门或支气管周围纹理增粗及浸润,少数可伴有轻微胸腔积液。体温下降后,肺炎也开始吸收。

患者可有心肌炎,偶见心内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呈慢性过程,有发热、贫血、血沉增快、球蛋白升高、杵状指以及脾肿大。可形成瓣膜损害,手术或剖检时取心瓣膜碎片作组织学检查,可检出伯纳特柯克斯体。国内曾报告1例临床表现为迁延性肺-胸膜炎、慢性骨髓炎、心肌炎及心肌梗塞,经血清学证实为本病。部分病人可有肝肿大或黄疸,个别因肝坏死而死亡。黄疸常在高热时出现,血清谷丙转氨酶中度升高。

病史和临床资料无特异性,常被误诊为病毒性感染。在本病常见地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牲畜和其产品史有较重要意义,确诊需依据血清学试验或病原体分离。

血清学试验常用补体结合试验及微量凝集试验测定病人血清中的抗体。伯纳特柯克斯体抗原性有相的变异,急性期病人仅产生对Ⅱ相抗原的抗体,发病数周后才出现低效价的Ⅰ相抗体。慢性感染伴有心内膜炎时,可出现高效价的Ⅰ相和Ⅱ相补体结合抗体。也可用免疫荧光法或放射免疫法检测抗体。取发热期病人血液2~3ml接种于豚鼠腹腔内,发热后将动物杀死,作脾脏压印涂片检查,可在胞浆内见到立克次体。也可用鸡胚卵黄囊或组织培养方法分离病原体。操作时应避免实验室内感染。

本病外斐反应阴性,可与其他立克次体病相鉴别。另需与支原体肺炎鉴别,后者无寇热流行病学史,但有较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其血清冷凝集试验、链球菌MG凝集试验常为阳性,补体结合试验或病原体分离是可靠的鉴别方法。

四环素(或氯霉素)对本病有效,口服0.5g,每日4次,2日后改为0.25g,每日4次,连用4~5日。为预防复发,退热后继续服用5日。并发心内膜炎者可联合用四环素及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每片SMZ400mg,TMP80mg),每次2片,每日2次,连续数月。心瓣膜损害有血液动力学障碍时可考虑作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再给予四环素一疗程。胸痛或剧咳者可应用可待因等对症治疗。

预防本病应加强奶类及奶制品的消毒与管理。病人应隔离,痰液及排泄物或可疑受污染的物品,均须消毒。在流行区内,屠宰场、牛奶厂、畜牧业和制革业工作人员可给疫苗接种。研究寇热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技术操作及处理实验动物时应高度审慎,并作预防接种。目前应用福马林灭活疫苗或超声波处理的可溶性抗原疫苗,均有一定预防效果。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676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