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鼠(见图)又名罗赛鼠,属于鼠科,鼠属,也有资料将之归并于拟家鼠 (Rattus tattoides)中。在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浙江与安徽等省、自治区。为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重要储存宿主。因可危害水稻、红薯、甘蔗、蔬菜与荔枝等作物,故亦为南方农田主要害鼠。
习性 主要栖息于稻田、红薯地、甘蔗地、菜园、灌木丛、塘边、河堤及路旁。于石砌的田埂或路旁,常利用自然缝隙,随形筑道营巢。在草丛中,有时于地面构巢。夏季多见于近水凉爽处;秋、冬季多见于住区附近稻草堆中,或在堤坝、坡地掘洞居住。偶尔进入室内。食性杂,喜稻、麦、红薯、花生、豆类、甘蔗、蔬菜,亦喜食小鱼、青蛙、虾、小蟹、田螺及昆虫等。
黄毛鼠昼夜活动,以黄昏与清晨最为活跃。善游泳,可游过100m宽河流。食物丰富时,其活动范围较小; 食物缺少时,可到1~2km以外觅食。常向附近成熟的农作物区转移,早熟或晚收的农田,鼠较集中。四季均可繁殖,以4~5月以及9~10月为繁殖高峰。孕期21~24d,每年4~6胎,每胎约3~8只。仔鼠约80d发育成熟。
防制方法 在春、秋季繁殖高峰前,田间食物较缺,毒饵灭鼠效果好。常用灭鼠剂对黄毛鼠的LD50和毒饵使用浓度如下:
黄毛鼠
灭鼠剂 | LD50(mg/kg) | 使用浓度(%) |
磷化锌 毒鼠磷 灭鼠宁 灭鼠安 灭鼠优 敌鼠钠盐 大隆 鼠得克 | 29.68 16.93 5.7 10.7 17.2 … 0.40 0.41 | 2~3 0.5~1 0.5~1 1~2 1~2 0.05~0.2 0.005~0.01 0.005 |
诱饵可用谷物、蔬菜、红薯等。毒饵布放在鼠洞口及其周围。鼠洞明显者,使用捕鼠器及灭鼠烟剂熏杀,效果良好。结合农业生产,改高田埂为低田埂,消除田边地角荒地,可消灭鼠的栖息地。作物收获时,快收、快打、快运、快储藏,可减轻鼠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