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毛霉菌病

毛霉菌病
 
摘要: 毛霉菌病为毛霉菌科致病性真菌所引起的鼻旁窦、眼眶、中枢神经系统、肺、肠道以及其他器官、组织的感染。本病的发生多有诱发因素,其中以代谢性酸中毒(一般由糖尿病所致)最为常见。该组真菌常侵犯血管,引起血栓、梗塞和组织坏死。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营养不良和烧伤患者,病原体分别自肠道和皮肤感染。

毛霉菌病为毛霉菌科致病性真菌所引起的鼻旁窦、眼眶、中枢神经系统、肺、肠道以及其他器官、组织的感染。本病的发生多有诱发因素,其中以代谢性酸中毒(一般由糖尿病所致)最为常见。该组真菌常侵犯血管,引起血栓、梗塞和组织坏死。

毛霉菌科的三个属,毛霉菌、根霉菌和犁头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温暖潮湿地区,可在水果、面包、糖、淀粉制品上生长。此组真菌属条件致病菌,为毛霉菌病的主要病原体,鼻脑毛霉菌病多为根霉菌(稻根霉菌和无根霉菌)所致;肺毛霉菌病的病原体为根霉菌和毛霉菌;肠毛霉菌病病人曾分离出三个属的几种真菌。毛霉菌无假根或匍匐菌丝,其孢子囊柄自菌丝长出。根霉菌有假根和匍匐菌丝,孢子囊柄从假根长出。犁头霉菌也有假根和匍匐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较差,形成灰色羊毛状菌丝,孢子囊柄自两个假根中间的匍匐菌丝长出。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营养不良和烧伤患者,病原体分别自肠道和皮肤感染。人-人之间的直接传播尚无报告。

代谢性酸中毒为毛霉菌病的重要诱发因素。糖尿病酸中毒、肾功能衰竭、肾小管性酸中毒和腹泻患者皆为毛霉菌的易感者;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也易发生毛霉菌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的应用也可为毛霉菌霉菌病的诱发因素。鼻、脑毛霉菌病病人多伴有未控制的糖尿病,真菌首先侵犯鼻粘膜,延伸至上腭和鼻旁窦,然后沿神经、血管和软骨扩散,波及面部、眼眶、脑膜和脑组织。肺毛霉菌病多发生于白血病或淋巴瘤病人。肠毛霉菌病系真菌直接侵入营养不良或尿毒症患者肠道的结果。手术、创伤或烧伤皆可导致局限性或播散型毛霉菌病。有报告注射瘾毒品可发生心内膜炎或脑脓肿。

菌丝侵犯血管引起血栓形成、出血性梗塞和周围组织的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以及组织坏死为毛霉菌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毛霉菌病病情多发展迅速,有时呈急性暴发型表现,临床可分4型:

(1)鼻、脑毛霉菌病: 感染自鼻粘膜开始,迅速直接蔓延或经血管波及上腭、鼻旁窦、眼眶、面部及脑组织,形成坏死、溃烂,有鼻周和眼眶四周肿胀,眼肌麻痹、眼睑下垂、失明、角膜反射和三叉神经感觉丧失、面神经麻痹、肢体偏瘫、昏迷、发热等。

(2) 肺毛霉菌病: 病变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鼻旁窦感染,表现为出血性梗塞或肺炎。患者有持续发热、胸痛、血痰及胸膜摩擦音等。少数可有空洞形成。

(3) 肠毛霉菌病: 病变以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为主,也可波及胃部。腹痛和血性便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时可出现肠穿孔和腹膜炎。

(4) 播散型毛霉菌病: 免疫缺陷病人可发生播散型毛霉菌病或败血症。肺、脑最易波及,肝、脾、胰腺,甚至心肌、纵隔等皆可发生梗塞或脓肿。人工瓣膜或真菌直接污染血液时(通过瘾毒品注射)可产生心内膜炎。白血病患者有广泛播散型毛霉菌病时可发生血管性皮肤病变,其临床表现与绿脓杆菌所致的坏疽性深脓疱相同,但内中充满菌丝。

当糖尿病酸中毒或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发生迅速蔓延的鼻旁窦炎、眼眶蜂窝织炎和眼肌麻痹时,即应考虑鼻脑型毛霉菌病的可能。本病应与恶性肿瘤、绿脓杆菌感染和曲菌病等相鉴别; 后两种感染皆有产生上腭和鼻旁窦坏死病变的可能。刮取病变组织作直接涂片或活体组织检查可发现短粗、不分隔而分枝的毛霉菌菌丝 组织培养阳性率较低(15%),培养阴性时不能否定诊断。脑脊液的细胞数一般在500/μl以下,单核及多核细胞各半,蛋白轻度增高,糖含量视糖尿病病情而定。脑脊液直接涂片虽偶可找到菌丝,但培养难以获得阳性结果。

肺毛霉菌病和播散型毛霉菌病的临床表现难与其他深部真菌病如念珠菌病、曲菌病等相鉴别,且几种真菌病又可同时存在。通过纤维内窥镜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痰、血、尿等标本能有阳性培养结果者不多。肠毛霉菌病也须依靠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建立诊断。血清学检查对毛霉菌病的诊断价值不大。

本病预后差。鼻脑型毛霉菌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不经治疗者数日内即可死亡。采用两性霉素B和外科清创后,病死率降至50%。病人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多器官感染及急性白血病未能缓解者预后差。

诊断一旦成立,两性霉素B治疗应即开始。第一天用0.3mg/kg,分2次静脉滴入;次日加至1mg/kg,维持1周左右,然后改为隔日1次。总剂量视病情及副作用而定,一般为30~40mg/kg。毛霉菌病的致病菌在体外对克霉唑、双氯苯咪唑等皆敏感,但尚无足够资料对其疗效作出估价。此组真菌对5-氟胞嘧啶耐药。在特效治疗同时,迅速纠正酸中毒、清创切除坏死组织(甚至包括眼球摘出)、鼻旁窦或脓肿引流等皆为不可缺少的措施。

预防应隔离易感病人,应用过滤空气或层流空气,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控制糖尿病,严格掌握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等皆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838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