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鄂木斯克出血热

鄂木斯克出血热
 
摘要:   鄂木斯克(Omsk)出血热是1944~1946年于苏联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地区发现的一种出血热。病原体是虫媒病毒乙组,蜱传性脑炎复合群的一种病毒,与森林脑炎相类似,毒主要侵犯血管和神经系统。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均有充血、内皮细胞受损及退行性变,使血管通透性增强,产生组织水肿及充血。中枢神经系统可见水肿、神经细胞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等。潜伏期约1周。临床表现多为突然发病、恶寒、寒战,发热可持续5~15日,伴有头痛、肌痛及胃肠道症状等。

鄂木斯克(Omsk)出血热是1944~1946年于苏联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地区发现的一种出血热。病原体是虫媒病毒乙组,蜱传性脑炎复合群的一种病毒,与森林脑炎相类似。本病病毒很易感染一般实验动物如小白鼠、豚鼠、田鼠、猫、猴等产生脑炎类症状。一般采取乳鼠及各种组织培养分离病毒。接种于麝鼠常能引起出血性肺炎。在乳鼠体内经过多次传代,毒力可增强。

本病主要见于西伯利亚的森林、草原和湖泊地带。长期贮存宿主和传播媒介为革蜱(Dermacentor pictus),蜱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幼蜱。幼年期的田鼠、麝鼠、牛、羊等,感染后有短期病毒血症,可再感染革蜱,成为扩大宿主。人类感染多由于蜱叮咬,但呼吸道传播也有可能。冬季猎捕麝鼠者,多易感染本病。实验室感染亦有发生。流行季节以春夏为主,有5月及8月两个流行高峰。

病毒主要侵犯血管和神经系统。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均有充血、内皮细胞受损及退行性变,使血管通透性增强,产生组织水肿及充血。中枢神经系统可见水肿、神经细胞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等。潜伏期约1周。临床表现多为突然发病、恶寒、寒战,发热可持续5~15日,伴有头痛、肌痛及胃肠道症状等。病者颜面、颈、胸及球结膜充血,口腔及软腭亦充血,并有出血性粘膜疹,淋巴结肿大,同时可有鼻衄、便血、呕血、尿血等出血症状及脑膜刺激征。病程有时较长,1/3病人可发生肺炎。热退后约有40%病人可在5~20日后第二次发热,并伴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休克甚少发生。

病初血中白细胞减少,核左移,其后即有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轻度至中度蛋白尿及血尿。脑脊液检查蛋白增高及细胞轻度增加。

诊断可用急性期血液接种小鼠或豚鼠作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用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中和试验。

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死率约为0.5~3%。预防除防蜱、灭蜱外,可用疫苗预防接种。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407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