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李司忒菌病

李司忒菌病
 
摘要:   李司忒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菌所引起的感染,主要见于新生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有缺陷的病人。临床表现主要有新生儿播散性粟粒样脓肿、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病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之一。眼和皮肤直接接触病畜,亦可能发生局部感染。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免疫功能有缺陷者易受染而发病。本病一般散发,但在婴儿室、病室等处,偶可发生小流行。

李司忒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菌所引起的感染,主要见于新生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有缺陷的病人。临床表现主要有新生儿播散性粟粒样脓肿、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病原学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菌(李司忒菌)为革兰阳性小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有鞭毛和动力。在血培养基上菌落周围有β溶血。对葡萄糖、七叶甙等多种糖发酵,产酸不产气,过氧化氢酶阳性。甲基红和VP试验阳性。本菌对小白鼠和兔等实验动物有致病力,给小白鼠腹腔注射后1~3天死亡,解剖见肝内有多个针头大小脓肿。接种兔眼后,于3~5日内可发生化脓性结膜炎。根据菌体和鞭毛抗原,可将李司忒菌分为4个血清型,且可分为若干亚型。对人致病者以Ⅰa、Ⅰb和4b多见。

流行病学 李司忒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迄今已自42种哺乳动物,22种禽类、鱼类、甲壳类动物及污水、土壤和垃圾内分离出病菌。动物是重要的储存宿主,但健康带菌人可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根据调查:①在丹麦、瑞典等国,健康粪便带菌者约占人口1~4%;②近年报道的病例以城市居民为多,农村反而少见。发病者多数无动物接触史;③动物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而人发病高峰在夏季。

病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之一。眼和皮肤直接接触病畜,亦可能发生局部感染。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免疫功能有缺陷者易受染而发病。本病一般散发,但在婴儿室、病室等处,偶可发生小流行。

发病机理与病理 李司忒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和宿主的年龄与免疫状态等因素以及致病菌的毒力有关。李司忒菌和结核杆菌、沙门菌等相似,是细胞内寄生菌。宿主对这类细菌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实验证明,小白鼠感染李司忒菌后,在脾脏和局部淋巴结引起T淋巴细胞的母细胞转化和繁殖。这种细胞如被动转移至正常小白鼠,可使后者抵抗李司忒菌的致死性感染;而血清则不能被动转移抗病能力。T淋巴细胞的特异保护能力依赖于大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在T淋巴细胞的作用下,可迅速动员至发生炎症部位,吞噬致病菌,并增加杀灭致病菌的能力。动物实验尚证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细胞毒药物后可有效地抑制细胞免疫,使受小剂量李司忒菌感染的动物死亡。

李司忒菌在细胞免疫功能减退的病人中易发病,病情亦较严重,近年更被研究者所重视。孕妇亦易受染,受染后本身病情很轻,但如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时,常引起流产或新生儿严重感染。病菌常随血流播散到胎儿全身。病理检查可见全身各脏器有播散性多发性针尖大小黄白色小脓肿,肝脏最为显著,其次为脾、肾上腺、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镜检有坏死灶和大量中性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坏死区及其周围可发现革兰阳性杆菌。脑膜炎患者尸检所见为化脓性软脑膜炎和室管膜炎,常伴有脾脏充血肿大,肝、肾上腺和肺有局灶性坏死和炎症。

临床表现 新生儿李司忒菌病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在产后立即发病或于生后2~5日内发病。一般认为病菌通过胎盘传播,母亲在妊娠后期可有突然发冷、发热、全身疼痛等症状,数日后自愈。病儿一般为早产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呼吸窘迫、气急、紫绀、甚或呼吸不齐或暂停。呕吐、尖叫、抽搐等亦较常见。体温常低于正常。可有脾肿大、出血性皮疹和化脓性结膜炎等。迟发型在产后1~3周发病,认为是通过产道时或产后感染。主要表现为脑膜炎,有拒食、多哭、易激惹、高热、很快发生抽搐和昏迷。

成人李司忒菌病常以脑膜炎为主要临床类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糖尿病、以及免疫功能有缺陷者,如淋巴瘤、因肾移植而应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硫唑嘌呤者。起病急,有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部分病人有惊厥,大多于24~48小时内昏迷。少数病人起病较缓慢,病程中症状可有暂时性缓解。脑膜刺激征亦可阳性。个别病人可表现为脑炎或脑脓肿,可出现抽搐 偏瘫、脑疝或其他局灶性征象。

有脑膜炎者多数同时有败血症存在。部分病人可仅表现为败血症,其临床表现和其他细菌引起者并无特殊之处。有时体温稽留,颇似伤寒。心内膜炎迄今报道有10余例,以男性成人为多见,约半数侵犯原有瓣膜病变者。心内膜炎大多发生在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人在发热过程中常有杂音改变或新杂音出现。尚可有脾肿大和栓塞现象。因局部接触病畜而发生化脓性皮肤感染或化脓性结膜炎者亦偶有报道。

诊断 凡新生儿感染以及有免疫功能缺陷而发热原因不明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病人血白细胞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罕有单核细胞增多者。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观混浊,蛋白质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糖量降低。但少数病人脑脊液澄清,分类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脑脊液涂片染色找细菌常为阴性,但细菌培养可获阳性结果。

细菌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关键。在疾病早期取血、骨髓、脑脊液、受损皮肤粘膜以及新生儿脐带残端、羊水、喉和外耳道分泌物、粪、尿等作细菌培养,均可分离到致病菌。新生儿的炎性分泌物或胎粪涂片可见大量革兰阳性杆菌。对诊断本病重要的一点是凡从上述标本中分离到类白喉杆菌样细菌时,切不可认为是污染,而应进一步鉴定。凡从有症状病人血液或脑脊液等分离所得的革兰阳性杆菌,溶血而有动力者,李司忒菌的可能性很大,应进一步作生化和动物(豚鼠和兔)致病性检查。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作血清学鉴定。病后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常明显升高,可藉凝集反应或补体结合反应测定之。但由于李司忒菌具有和其他革兰阳性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相同的抗原,故可引起交叉反应,对诊断帮助不大。

治疗 新生儿感染早发型病死率高,但早期诊断和治疗者仍可痊愈,不留后遗症。脑膜炎患者自应用抗生素治疗以来,病死率已下降至30%以下。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预后较差。

在体外敏感试验中,李司忒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以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最为敏感,其他如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头孢菌霉素族、卡那霉素、磺胺嘧啶等亦大多敏感。青霉素G或氨苄青霉素和氨基甙族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

目前治疗本病一般采用氨苄青霉素每日150~200mg/kg,或青霉素G每日20万~30万u/kg,每日分4~6次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同时可加用庆大霉素每日5~6mg/kg,分次肌肉注射。疗程2~3周,有免疫功能缺陷者延长疗程至6周,以免复发。

头孢菌素不宜用于脑膜炎患者,因头孢菌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有报道在应用头孢菌素过程中发生李司忒菌脑膜炎者。

预防 积极治疗孕妇李司忒菌病可预防新生儿感染。但由于孕妇病情较轻,不易诊断,故预防困难。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365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