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登革热

登革热
 
摘要: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故又名骨折热),有皮疹和出血倾向。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预后良好,病死率低。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故又名骨折热),有皮疹和出血倾向。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预后良好,病死率低。登革(dengue)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是装腔作势之意,是形容本病急性期由于关节疼痛,步态有装腔作势的样子;英语为Dandy,即纨袴子弟,故又名公子热,指其步态的轻浮。

登革病毒属于B组虫媒病毒,亦即披盖病毒科中的黄病毒(Flavivirus)属。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40~50nm。核心为有传染性的单股线状RNA,分子量4×106dal-tons。RNA与蛋白质配成20面体立体对称核衣壳。最外层的包膜由两种糖蛋白组成,含有复合的型和群特异性抗原。包膜外有丝状突起。登革病毒在胞浆内复制,能引起细胞病变。不耐热,但在人血清内保存于-70℃,或冻干后保存于5℃可达8年以上。贮存于冰箱中的患者血液,可保持其传染性达数周。病毒不耐酸、脂肪溶媒、洗涤剂及胰蛋白酶;用乙醚、紫外线或0.65%福马林可以灭活。公认的血清型有4个。接种于新生小鼠脑内,可产生瘫痪和脑炎症状。在猴、猩猩和长臂猿中可产生不显性感染。在猴肾细胞和白纹伊蚊纯系细胞培养中,生长良好。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还未发现有带病毒状态。患者在发病前6~18小时至起病后3天内,可使叮咬的伊蚊感染。少数病例在病程第6天尚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病毒。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多见,可能是重要的传染源。在野外捕获的猴,虽有感染登革热的证据,但并非重要传染源。在东南亚和广东省海南岛,埃及伊蚊是本病主要传播媒介。广东省大陆及太平洋岛屿中,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伊蚊吸血后10日即开始有传播能力,并始终保持其传染性。登革病毒在伊蚊唾腺及神经细胞中能大量复制。在广东省佛山地区,登革热流行停止后1年所捕获的白纹伊蚊,在唾腺、胃及卵巢中仍可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提示可经卵将病毒传给下一代。因此伊蚊既是生物性媒介,又是登革病毒的储存宿主。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青壮年临床表现较明显,故典型患者以成年人居多。在地方性流行区中,成年人血清中皆可检出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巩固的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对异型病毒也有一年以上的免疫力。广东省自1978年起,3年来流行的登革病毒分别为4、1、3型,而且1978年的发病地区后两年都没有流行,是符合上述规律的。登革热与乙型脑炎有交叉免疫,登革热流行后,乙型脑炎发病率降低。但试用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则对登革热无预防作用。流行季节广东省大陆为5~10月,海南岛为3~10月。疾病首先发生于城镇,然后向农村蔓延,一家数例者多见。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后,即侵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在细胞内繁殖复制后,再度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登革病毒在各脏器如肝、肾、心、脑的实质细胞中可引起非特异性退行性变。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在心内膜、心包膜、胸膜、腹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和脑等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本病潜伏期为5~8天。起病急,有头痛、发热,剧烈眼球后痛,背痛,关节、骨、肌肉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早期有结合膜充血、颜面潮红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热型以不规则或稽留热为主,少数(10~20%)有双峰热,即于发热3~4天后退热24小时,再发热2~3天。大部分病例于病程3~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疹、红斑疹和皮下出血点等。同一患者可见两种以上不同形态的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约半数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痰中带血等,也有蛛网膜下腔或浆膜腔出血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患者,无论有无使用止痛退热药,均可出现溶血性黄疸和血红蛋白尿。1/4病例有肝肿大,1/3病例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个别病例有肝细胞性黄疸。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显著减少。半数以上病例束臂试验阳性。尿可有蛋白及红细胞。典型病例的病程为5~7天,以骤退方式退热。

病程4天以下的病例属轻型,流行期间最为多见,轻型病例一般无出血表现。有大量出血者属出血型,但与登革出血热仍有所区别。极少数病例出现脑水肿、脑疝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症状,称脑型登革热。

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如有发热、全身骨痛和皮疹病例,同时伴有血白细胞减少者,应想到登革热的可能。但由于本病在临床上与其他病毒引起的疾病有时不易区别,故应尽量争取作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以求确诊。可将患者急性期血清接种于1~3日龄小鼠脑内、猴肾细胞培养,或从白纹伊蚊胸肌内分离病毒,阳性率在第1天可达40%,以后逐渐降低,至第6天为6%。最近国内采用白纹伊蚊细胞纯系C6/3b株进行病毒分离,阳性率提高至86%。

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有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前者灵敏度较高,后者特异性较强。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者,或单份血清补体结合效价超过1/32,红细胞凝集抑制抗体效价超过1/1280者,有诊断价值。典型登革热应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等鉴别。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高热时先用物理降温,慎用止痛退热药,必要时短期使用小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5mg每日3次,以减轻毒血症状。补液应尽量采用口服法,如病情需要用静脉补液者,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早期脑水肿的症状。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及C等止血药物。出血较多者,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

脑型病例应及时使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以脱水,同时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也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速尿,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呼吸中枢抑制者及时使用人工呼吸。

患者应隔离至退热为止,或起病后第6天。预防重点在于控制和消灭伊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可在缸内放养食蚊鱼类。室内成蚊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登革热的预防接种尚在研究阶段。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08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1
  • 更新时间: 2012-12-11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