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鼠疫

鼠疫
 
摘要: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历史上曾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本病具有自然疫源性,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他啮齿动物,常借蚤类为媒介而传染于人,首先呈散发性发病,继则流行成疫。临床以急性毒血症、出血倾向、淋巴和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通常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类型。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历史上曾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本病具有自然疫源性,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他啮齿动物,常借蚤类为媒介而传染于人,首先呈散发性发病,继则流行成疫。临床以急性毒血症、出血倾向、淋巴和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通常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类型。

远在二千年以前即有鼠疫记载。世界性大流行历史上记载过3次。第1次在公元6世纪,首先发生在地中海附近地区,流行几乎遍及所有国家,持续50年,死亡1亿人口。第2次发生于14世纪,当时称之为“黑死病”,波及整个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死亡约4000万人,前后延续15年。第3次发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波及32个国家。自20世纪40年代后,较小范围的鼠疫流行仍不断发生,有些国家仍有大片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

我国在1644年山西曾有鼠疫发生。第3次大流行期间,流行于我国东北各省、云南、广东、海南岛、香港、厦门、福州、内蒙古等地,死亡共达10万人。解放后,鼠疫已迅速扑灭,清除鼠疫疫源地的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成绩。

病原学 鼠疫的病原菌为鼠疫杆菌,属于耶尔森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形状短而粗,两端钝圆,长约1.0~1.5μm,宽约0.5~0.7μm,两端染色较深。不形成芽胞,无鞭毛,不活动。在动物体内及早期培养基中有荚膜。本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亦可生长,但较缓慢,加入血和血制剂等可刺激其生长,但菌落常不典型;如加入胆盐制品,则可保持其典型菌落。本菌在肉汤中培养,可形成絮状沉淀物及薄膜,并逐渐增厚紧贴于管壁,呈白色环状,肉汤仍然透明,此特征为鼠疫杆菌(粗糙型)的基本性状。

鼠疫杆菌具有类脂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后者即鼠疫毒素。鼠疫毒素对小白鼠毒性很强,对豚鼠则较弱,从免疫动物可制得抗毒素。近来研究证明,鼠疫杆菌的抗原主要有荚膜抗原、V和W抗原、鼠疫杆菌素等。

鼠疫杆菌在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但在阴湿处、低温及有机物内生存时间较长,在脓液和痰中可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冬季);在蚤粪中可活至1月,冰冻状态下(0℃以下) 生存更长。一般消毒剂对本菌有强大杀灭作用,如石炭酸、3%来苏、0.1%升汞、5~10%氯胺仅数分钟均可杀灭痰中病菌。

流行病学 鼠疫是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不依赖人而长期在啮齿动物中保存,人进入疫区与传播媒介或染疫的动物接触后被感染。世界范围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除澳洲外,其他各大洲皆有分布。鼠疫流行常呈明显的地方性,称“地方性鼠疫”,但亦可通过交通工具,把鼠疫带至远方,称“外来型鼠疫”。1967~1976年世界报告的鼠疫病例为31,771例,其中以亚洲最多,多数为腺鼠疫,也有继发性肺鼠疫病例。

鼠疫的主要传染源为野鼠、家鼠及其他野生啮齿动物(如旱獭),这些动物是鼠疫杆菌的储存宿主。自然界受染的啮齿动物已发现184种,主要有黄鼠属、旱獭属、砂土鼠属;其中黄鼠属和旱獭为冬眠啮齿动物,感染后能越冬翌春发病,再感染幼鼠而造成野生啮齿动物鼠疫。家鼠中的黄胸鼠和褐家鼠,对鼠疫传播给人起重要作用。人患肺鼠疫时,痰中带有大量鼠疫杆菌,故肺鼠疫病人为人鼠疫的重要传染源。

人及动物鼠疫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蚤类。已发现至少有30种以上的蚤类有传播鼠疫的能力。人腺鼠疫的传播媒介有开皇客蚤、巴西客蚤、亚洲客蚤、致痒蚤及欧洲鼠蚤等。由于蚤的前胃有逆生的角质棘状突起,当蚤吸入含菌血后,细菌即在消化道繁殖,形成菌栓,当它再叮咬人时,吸进的血液遇阻反流,病菌随而侵入人体。人间鼠疫流行,恒发生于动物鼠疫之后;野生啮齿动物间鼠疫通过蚤类传染给家鼠,然后又通过开皇客蚤传染给人。旱獭鼠疫是目前鼠疫疫源地最活跃的一类,人间鼠疫亦可因狩猎者感染后而传播。

地方性鼠疫的季节性与动物鼠疫高峰有关,一般多在7~9月; 以砂土鼠为主要传染源的人间鼠疫多在冬季发生。外来型鼠疫可不受季节限制,但仍以当地蚤类繁殖活动最盛的季节(温带多在7~11月)传播机会较多。

人对鼠疫无天然免疫力,不分种族、性别及年龄均易感。预防接种后可使易感性降低,患病后可获持久性免疫力。在疫区曾发现有无症状的咽部带菌者,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尚不清楚。

发病机理与病理 鼠疫杆菌侵入人体后,偶或在局部形成皮肤损害,即所谓鼠疫性脓疱,但一般不留痕迹。病原菌大多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引起剧烈的炎性反应,成为第一级原发性淋巴结炎。其附近的淋巴结亦可累及,但炎性反应较轻,称第二级原发性淋巴结炎。若病变仅局限于淋巴结,即成为临床上的腺鼠疫。重症者,病原菌自此侵入血循环,引起全身感染,成为继发性败血症。感染更严重者,病菌直接侵入血循环成为原发性败血型鼠疫。如病原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则成为原发性肺鼠疫,并自此可继发败血症。败血型鼠疫亦可引起继发性淋巴结炎和继发性肺炎。

鼠疫的基本病变是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变化。淋巴系统变化除原发性淋巴结肿外,尚有继发性淋巴结肿。淋巴结切面呈暗红色或与灰黄色互相交替,镜检呈现充血、水肿、出血、细胞退行性变和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菌团块等。肺鼠疫的病变常呈支气管性或大叶性,亦以充血、水肿、出血为主。全身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常积有血性渗出液,各器官、组织均可有充血、水肿、出血或坏死。鼠疫尸体的血液凝固性低,心脏内常充满尚未完全凝固的血液。尸僵出现快,有时可见皮肤瘀血斑。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较短,平均3~5天,原发型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的潜伏期有时仅1天或不到1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则可延长至9~12天。本病临床主要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除轻型及咽部带菌者外,各型初期均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各型鼠疫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起病急骤,以畏寒或寒战、高热开始,体温高达40℃,头痛及四肢剧痛,有时有恶心、呕吐。常伴有烦躁不安、意识模糊、表情惊惶、言语不清、步态蹒跚、颜面及眼结膜极度充血如酒醉状。此时病人极度衰竭、脉搏与呼吸加快、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呈虚脱状态。皮肤、粘膜有瘀斑及大片出血,且有鼻衄、呕吐、便血与血尿,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腺鼠疫 最为常见,多见于流行初期,除有全身中毒症状外,临床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发生部位以腹股沟最多,腋窝,颈部及颌下较少见。淋巴结肿大发展极为迅速,于发病后第2~4日最为明显,大小不一,一般为2×3cm,大者可达5×7cm。肿大淋巴结与皮下及周围组织粘连,失去活动性,外部轮廓呈平坦的大肿块,表面潮红,触之坚硬,有剧烈疼痛。病人常处于强迫体位为腺鼠疫的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则淋巴结肿很快化脓,最后溃破。多数病例在3~5天内因严重毒血症与心力衰竭,或在病程中因继发败血型鼠疫或肺鼠疫而死亡,病死率可高达50~90%。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30%以下。

肺鼠疫 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肺鼠疫是鼠疫中极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70~100%),流行病学危害性亦最大。除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外,患者在24~36小时内有剧烈胸痛、咳嗽、咯痰。痰最初稀薄,很快转为大量泡沫样血痰,内含大量鼠疫杆菌。患者呼吸极为困难,颜面及全身皮肤发绀迅速加剧,意识很快丧失,多因心力衰竭而于2~3天内死亡,死后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继发性肺鼠疫多由腺鼠疫演变而来,除腺鼠疫症状外,尚有上述肺鼠疫的症状。

败血型鼠疫 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败血型鼠疫是鼠疫中最凶险的一型,又称“暴发型鼠疫”。起病极迅速,全身中毒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极为明显,并有出血倾向。患者多高热、谵妄或昏迷、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皮下及粘膜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便等均可出现,如不及时抢救,可于数小时至24小时内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0%。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多由腺鼠疫演变而来,开始为腺鼠疫的临床表现,在病程末期症状明显加剧,表现出败血型鼠疫的症状,其严重程度较原发性者缓和,有演变为肺鼠疫、脑膜鼠疫的可能。

轻型鼠疫 又称小鼠疫,患者有不规则的低热,全身症状轻微或不显著。仅在病菌入侵部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或化脓,内含鼠疫杆菌。此型多见于流行的初期或末期,发生于已接受过预防接种者。

其他少见的类型尚有皮肤型、脑膜炎型、肠炎型、眼型鼠疫等。从腺鼠疫和继发性肺鼠疫患者的家属接触者中,发现有咽部带菌者(可高达13.1%),但无鼠疫症状,亦无淋巴结肿大的病史,称为“隐性感染”,多见于曾接受过预防接种者。

诊断 一般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除轻型外,一般均见血白细胞增高,常达2万~3万/μl或更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尿常有蛋白及红细胞。大便可有大量血液。以淋巴结穿刺液、脓、痰、血或脑脊液作涂片及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对杂菌污染的材料可使用龙胆紫溶血琼脂或胰酶消化液龙胆紫琼脂培养基以提高检出率。在腺鼠疫的早期血培养的阳性率可达70%,晚期可达90%。亦可将标本制成生理盐水乳剂注射于豚鼠或小白鼠的皮下或腹腔,3~7天后动物死亡;解剖检验并作细菌学检查。鼠疫噬菌体试验阳性可作为鼠疫杆菌的确诊依据。血清被动血凝试验是目前常用于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和可疑病人的回顾性诊断。反向血凝试验是一种快速敏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特异性高,可用于检查活菌、死菌和可溶性抗原。

腺鼠疫应与淋巴结炎、兔热病、性病的下疳相鉴别; 肺鼠疫应与其他细菌性肺炎、肺炭疽相鉴别;皮肤鼠疫则应与皮肤炭疽相鉴别。

治疗 病人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区或病室,做到无鼠、无蚤。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彻底消毒。工作人员应穿“五紧”防护服。病人绝对卧床,充分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急性期宜补充液体,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高热者可给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烦躁不安者可用镇静剂,因严重毒血症而引起心力衰竭或循环衰竭者,应及时采用速效强心剂、抗休克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链霉素为目前治疗鼠疫的主要药物,可用于治疗各型鼠疫,疗效快,不易复发。与磺胺药、四环素、氯霉素等联合应用,可防止病菌产生耐药,成人每日2~4g,分4~6次肌肉注射。对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病例应加大剂量,疗程为10~15日。四环素、金霉素及土霉素对各型鼠疫病人均有相当疗效,一般第一次口服1~2g,以后每4~6小时0.5~1.0g,连服7~10日,严重病例在初1~2日可用四环素静脉滴注。

常用的磺胺药为磺胺嘧啶,成人首剂4g口服,4小时后2g,以后每4小时1g,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不能口服者,可用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磺胺药只对腺鼠疫有效,对肺鼠疫疗效差,故严重鼠疫病人不宜单独使用磺胺药,应与链霉素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

淋巴结肿可用5~10%鱼石脂酒精或0.1%利凡诺外敷,周围注射链霉素0.5~1.0g。已软化而不能吸收者可切开排脓。皮肤鼠疫可用0.1%利凡诺液洗涤创面,并敷以0.5~1.0%链霉素软膏或新霉素软膏。眼鼠疫可用金霉素、四环素眼药水滴眼,每次3~5滴,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预防 为防止鼠疫从国外传入,在国际交通港口,对来自鼠疫疫源地的船只、车辆、飞机均应实施严格国境卫生检疫。及早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特别是第一例,应立即以“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做好病人或疑似病人、疫区等的隔离、消毒、灭鼠、灭蚤及检疫工作。隔离期限腺鼠疫为症状消失后1个月,其分泌物3次细菌检查阴性;肺鼠疫为起病后6周,须查痰6次以上连续阴性才能解除隔离。接触者应严密观察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应延长至12天。对鼠疫自然疫源地应认真做好染疫动物的调查。建立长期的疫情监视制度。应发动群众在室内外进行灭鼠及灭蚤。

在发现人或动物鼠疫的地区,普行鼠疫菌苗接种,可降低发病率至1/10。鼠疫菌苗分活菌苗及死菌苗两种,前者效果较佳。目前常用者为EV鼠疫无毒株干燥活菌苗,每毫升含无毒活菌10亿个,接种方法有皮上划痕与皮下注射二种,皮上划痕2~6岁1滴菌液,7~14岁2滴,15岁以上3滴。皮下注射2~6岁0.3ml,7~14岁0.5ml,15岁以上1ml。一般每年接种1次(接种后免疫期为半年至1年),必要时6个月后可再接种1次。接种疫苗2周后才能从事防治鼠疫工作及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穿全套防护服,可同时采用药物预防如口服磺胺药、四环素或肌注链霉素等。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706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