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丙的病原体是副伤寒丙沙门菌,属C组沙门菌。潜伏期多为1~3天。病多急起,体温迅速上升,热型不甚规则。多数伴寒战、怕冷、头痛、全身疼痛。半数以上病例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部不适等。体征方面有肝脾肿大者达2/3,腹胀较少,皮疹少见。
一般病例在1~3周内退热,病情逐渐好转。重症患者发热可持续甚久,或发生严重并发症而死亡。临床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①败血症型(占多数),②伤寒型,③胃肠炎型,④局部感染型。
副伤寒丙的并发症最多,且较复杂和顽固。通常以肺部并发症(支气管炎、胸膜炎、脓胸等)、关节及骨的局限性化脓为最常见。其他如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炎、心内膜炎、肾盂炎、胆囊炎、皮下脓肿、肝脓肿等亦偶有发生。肠道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则少见。副伤寒丙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预防等与伤寒大致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