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由虫媒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毒性出血热类疾病病原、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表
病名 | 病原类型 | 传播 途径 | 分布地区 | 临床类型 |
1.鄂木斯 克出血热 (Omsk) | OHF病毒 | 蜱媒 | 苏联鄂木斯克和新西 伯利亚 | 无肾病综 合征可有 脑炎症状 |
2.基萨那 森林病 (Kyasanu) | KFD病毒 | 同上 | 印度密苏里邦 | 同上 |
3.克里米 亚出血热 | CHF-Co- ngo病毒 | 同上 | 苏联克里米亚、乌兹 别克、哥萨克、塔吉 克、士库曼、顿河下游、 伏尔加河流域、保加 利亚、巴基斯坦等(可 能地区:伊朗、阿富 汗、南斯拉夫、法国、 印度、刚果、乌干达、 肯尼亚) | 无肾病肾 炎综合症 |
4.新疆出 血热 | SHF病毒 | 同上 | 新疆塔里木流域 | 同上 |
5.登革出 血热 | 登革病毒 1~4型 (乙组虫 媒病毒) | 蚊媒 | 中国、菲律宾、泰国、 新加坡、马来西亚、越 南、缅甸、柬埔寨、老 挝、斯里兰卡、印度 | 同上 |
6.黄热病 | 黄热病毒 (乙组虫 媒病毒) | 同上 | 非洲、南美、中美 | 同上 |
7.流行性 出血热 | Hantaan 病毒 | 动物 源性 | 中国、苏联、朝鲜、日 本、捷克、匈牙利、保 加利亚、南斯拉夫、芬 兰、瑞典、挪威 | 有肾病肾 炎综合征 |
8.阿根廷 出血热 | Junin病 毒(一种 沙粒病毒) | 同上 | 阿根廷 | 同上 |
9.玻利维 亚出血热 | Machupo 病毒(一 种沙粒病 毒) | 同上 | 玻利维亚 | 同上 |
10.拉沙 热(Lassa fever) | 拉沙病毒 (一种沙 粒病毒) | 同上 | 西非、利比里亚、尼日 利弧、塞拉利昂、几内 亚、塞内加尔 | 同上 |
11.马尔 堡病 (Marburg) | 马尔堡病 毒 | 不详 | 东非、乌干达、南非、 肯尼亚 | 无肾病肾 炎综合征 |
12.埃波 拉出血热 (Ebola disease) | 埃波拉病 毒 | 不详 | 东非、扎伊尔、苏丹 | 同上 |
虫媒病毒所致疾病因受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分布的影响,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一般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有3类: ①一般性短期发热性疾病,可有皮疹和较剧烈的关节痛,预后一般良好,如登革热、西尼罗(West Nile)热、科罗拉多(Colorado)壁虱热、白蛉(Sandfly)热、切孔肯亚(Chikungunya) 热、马亚罗(Mayaro)热、阿良良(O'nyong-nyong) 热、罗斯河(Ross river)热、裂谷(Rift valley) 热等。②脑炎类疾病(见“虫媒病毒性脑炎”条)。③出血热类疾病。目前所知的病毒性出血热类疾病见表。
病毒性出血热虽然在病原、贮存宿主、传播途径和流行地区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临床上均有短期发热与毒血症症状,其后有明显的皮肤和内脏出血和不同程度的休克,其中流行性出血热伴有明显肾功能衰竭,血象中均有血小板降低和异型淋巴细胞出现。
在出血机制方面,部分病人证明有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存在。免疫病理可能是发病机理中的重要因素,因为:①出血热与脑炎类疾病不同,病理变化中炎症反应较少;②沙粒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和克里米亚出血热,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发生较慢,继发感染发生率高,提示B淋巴细胞受抑制;③流行性出血热和登革出血热等疾病,血中存在抗体抗原复合物。
病毒性出血热如拉沙热、马尔堡病和埃波拉出血热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医院中常能引起较多的交叉感染,故目前认为病毒性出血热是严重的国际传染病,已开展严格的国际检疫,且设立严密的隔离制度,以免国际间传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