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线姬鼠(见图)属于鼠科,姬鼠属。我国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为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储存宿主,尚可传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鼠疫等。
黑线姬鼠
习性 广布于平原、丘陵、山地、湖沼地区,草原、森林边缘和采伐迹地也可见到。喜向阳、潮湿、近水处,多栖息于农田、田埂、堤边、土丘、杂草丛及谷草垛中。大田埂处鼠数常多于小田埂处。洞穴较表浅。食性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种类随季节而异。秋冬两季以种子为主,春夏以绿色植物为主,也食瓜果、昆虫等。
活动主要于夜间,黄昏与清晨为高峰。不冬眠。随自然条件与食物来源而迁移。夏季天气炎热,野外作物生长茂盛,隐蔽条件良好,又非其主要繁殖季节,故多随食源而流窜,不挖洞筑巢。多雨季节,向地势较高处转移。入秋后,天气转寒,又值繁殖高峰,多挖洞筑巢以避害与产仔,田埂、堤坝上鼠洞明显增加。入冬后,田野食源缺少,部分迁至村庄附近晒场与草堆中,偶尔进入室内。
繁殖快,季节消长较明显。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于夏季繁殖; 华东、中南地区,有春秋两个繁殖高峰。一般每年3~5胎,每胎4~8只。仔鼠约三个月发育成熟。在繁殖季节,某些地区以夹线法调查,鼠密度可高达70%以上。寿命一般不超过一年。
防制方法 密度高时,应先大面积投毒,将密度迅速降低,然后对残鼠进行熏杀或捕杀。灭鼠药物可用磷化锌、毒鼠磷、灭鼠安、敌鼠钠盐等。诱饵可用红薯、玉米、高梁、稻、麦、胡萝卜等。投放时,田埂、堤坝、道路两旁,采取洞旁投毒或等距(间隔5~10m) 加洞旁投毒; 草垛等鼠密集处,于中心点及其周围投毒。常用灭鼠剂对黑线姬鼠的LD50和毒饵使用浓度如下:
灭鼠剂 | LD50(mg/kg) | 使用浓度(%) |
磷化锌 毒鼠磷 | 32.56 … | 2~3 0.5 |
氟乙酸钠 氟乙酰胺 灭鼠安 灭鼠优 没鼠命 毒鼠硅 敌鼠钠盐 | 2.64 27.74 9.40 35.00 0.93 3.73 37.56 | 0.3 1~2 1~2 1~2 0.1 0.5 0.05~0.2 |
黑线姬鼠洞穴构造简单表浅,熏杀易见效,灭鼠率可达90%以上。每洞用10~20g烟剂1支,或磷化铝3~6g。在稻田耕作区,大面积投放毒饵灭鼠后,堵塞所见鼠洞,对重新盗开的洞再用烟剂熏杀,可取得较好效果。秋收时翻动田间散放的禾束,深秋和冬季翻谷草垛并打杀逃窜鼠,常可将之大量消灭。有条件地区,可改大田埂为小田埂,以减少鼠的栖息场所。秋收应快收、快打、快运、快贮藏,以尽量断绝鼠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