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洛矶山斑点热

洛矶山斑点热
 
摘要:   矶山斑点热是由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经蜱叮咬而传播的一种急性地方性传染病。潜伏期3~12天,一般6~7天。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严重关节和肌肉疼痛及出血性皮疹等。传播媒介为蜱,主要为安氏革蜱和变异革蜱。

洛矶山斑点热是由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经蜱叮咬而传播的一种急性地方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严重关节和肌肉疼痛及出血性皮疹等。

传播媒介为蜱,主要为安氏革蜱和变异革蜱。由于能经卵传遂立克次体,故蜱又是贮存宿主。本病主要为蜱和蜱所寄生的犬、羊、牛、马之间的传染病,偶然经蜱传染人类。曾流行于美国广大地区,严重的是北部、东西部各洲及加拿大西部,尤以洛矶山为最多。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亦有发现。流行季节与蜱的繁殖季节相平行。如美国西部各洲多在4~5月出现,因春季及初夏是安氏革蜱活跃期;东部各洲则多在夏季发现,相当于变异革蜱活跃期。

潜伏期3~12天,一般6~7天。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症仍可行动,重症可在一周内死亡。典型病例突然起病,寒战发热,热至第3周末逐渐消退。发热时有头痛,剧烈肌肉与关节疼痛,于第1周尤甚,伴恶心或呕吐。于第1周末至第2周,热型早晚变动大。重症病例常有心肌炎。毒血症明显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如表情淡漠、烦躁不安、谵妄、昏迷,间有肌肉抽搐及强直。可有面神经麻痹,视力与听力障碍,偏瘫或截瘫。恢复期持续数月。

皮疹常见而具有特异性。一般出现于病程第2~4天(偶5~6天),皮疹起时为玫瑰疹、斑丘疹,很快形成瘀斑。大小2~5mm,先于足踝和手腕部,继而扩散至腿部、手臂与胸部,2~3天内至全身各部,但腹部皮疹很少,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向心性分布不同。轻型病人仅见小点状出血疹,重症病人皮疹可互相融合呈深红色出血性块状,有时可有指、趾、生殖器、耳垂及软腭坏死现象。在恢复的过程中皮疹逐渐消退,并有脱皮,留有褐色痕迹。

病情严重者病死率较高,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平均为20%,40岁以上可高达50%以上。死亡原因多为心功能不全、休克或肾功能不全。病后有持久免疫力,但亦有在10~31年后第二次患病。

病人血液接种豚鼠后分离出立氏立克次体可以确诊,但需特殊设备的实验室。外斐反应OX19、OX2均可阳性,但仅有助于诊断立克次体组疾病。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较高,可区别流行性或地方性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等。治疗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同,四环素族、氯霉素均有效。可酌情强的松与抗生素联合应用。预防可用疫苗接种,可用杀虫剂控制蜱。个人防护,在流行区应避开蜱孳生地,如森林边缘和河流两岸的草丛;穿着长靴、长袜、束紧袖领及裤脚口,外露的皮肤上应涂抹驱避剂以预防蜱的叮咬;如有爬到身上的蜱,应立即用镊子轻轻移去。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094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