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类鼻疽

类鼻疽
 
摘要:   类鼻疽是以东南亚为主热带地区的地方性传染病,由类鼻疽杆菌所引起。人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比较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

类鼻疽是以东南亚为主热带地区的地方性传染病,由类鼻疽杆菌所引起。人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比较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

类鼻疽杆菌长1~2μm,宽0.5μm,能运动,无芽胞,无荚膜,革兰染色阴性。本菌为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48小时后菌落呈棕黄色,表面有蜂窝状皱褶并呈同心圆状,培养物有强烈的霉臭味。可使豚鼠、兔子产生致死性感染。

本病流行于东南亚一些国家,致病菌可使鼠、兔、羊、猪、犬、猫和马等发生兽疫。但近来调查证明,类鼻疽杆菌在流行区的水或土壤中是一种常居菌,可在外界环境中生长,不需任何动物作为它的贮存宿主。

本病传播途径可能有4种: ①直接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②吸入含有致病菌的尘土或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③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 ④被某些吸血昆虫叮咬造成感染。人群对类鼻疽杆菌普遍易感,但发病率不高,据血清学调查,流行地区的人群约7~10%存在隐性感染。

潜伏期一般为4~5天,但也有感染后数月、数年、数十年后发病者,即所谓“潜伏型类鼻疽”。临床可有急性及慢性二种表现。急性型类鼻疽起病较急,寒战、发热,并有咳嗽、胸痛、血性和脓性痰,且有腹泻、腹痛。体检可发现肺炎体征,有些病例出现肝、脾肿大、黄疸等。急性期消失后,出现多处化脓性病灶,如骨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皮下脓肿、腰大肌脓肿、肺脓肿、脓胸、肾盂肾炎、肝脓肿及脾脓肿等。有些脓肿可形成瘘管,长期不愈,成为慢性型,病人逐渐消瘦衰弱。

本病有较严格的地区性,如患者有流行区居住或旅行的历史,任何不能解释的化脓性疾病或热性病,均应考虑有类鼻疽的可能。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多在正常范围,但亦有上升至20,000/μl。尿有蛋白、红细胞、脓细胞和管型。病人的血液、痰、脑脊液、尿、粪便、局部病灶及脓性渗出物作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可分离出类鼻疽杆菌,施特劳斯反应亦可呈阳性。血清学检查对本病诊断有较大价值,常用的有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效价1:40以上,补体结合试验效价1:8以上有诊断意义,病后1周即可出现,4~5周阳性率可达90%以上,抗体滴度可保持1年左右。胸部X线检查可示肺炎、肺化脓症、脓胸等。

本病在急性期应与伤寒、疟疾、葡萄球菌败血症和葡萄球菌肺炎鉴别。在慢性期应与结核病鉴别。

病人应隔离。对急性型病例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治疗措施,早期选用数种敏感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疗程宜较长,一般30~90天,常用氯霉素(每日2~3g)、卡那霉素(每日2g)、新生霉素(每日2~4g)、四环素(每日2~4g)、磺胺嘧啶(每日2~3g)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亦可分次口服。症状改善后,应迅速减少药物剂量。为防止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亦可交替应用。有脓肿者宜作外科切开引流。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病例,尤其是抗体滴度持续升高者,可采用手术切除病变器官。

至今尚无特效的预防方法。主要防止污染本菌的水和土壤经皮肤、粘膜感染。在可能有污染细菌的尘土条件下工作时应戴好防护口罩。病人及病畜的排泄物和脓性渗出物应以漂白粉消毒。接触病人及病畜时应注意防护,接触后应进行皮肤消毒。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955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