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
黑热病又名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本病特点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尤以脾大更为显著,消瘦、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丙种球蛋白增多。调查显示,最近6年,在西部六省(新疆、甘肃、内蒙、陕西、山西和四川)呈散发态势,每年新发生的病例数在400例左右,其中新疆、甘肃和四川三省新发病例占全国新发病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白蛉叮咬后,原发性皮肤病变很难见到。利什曼原虫进入人体后即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原虫被吞噬后,在吞噬细胞中寄生分裂并繁殖。寄生的细胞破裂后,原虫释出,又被新的巨噬细胞吞噬。由于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肝、脾、淋巴结等均呈现肿大,骨髓增生。
脾肿大最为突出,脾髓质多为含有利什曼原虫的网状内皮细胞所取代,马氏小体因受压而萎缩。肝内枯否氏细胞增生并含大量利什曼体。除上述器官组织外,朵氏利什曼原虫也可见于胸腔积液,前列腺液,扁桃腺,口、鼻、眼分泌物,以及粪尿中;这些部位和组织液虽可找见利什曼原虫,但无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1.分布 解放前我国黑热病流行的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辽宁、甘肃、新疆、青海、湖北、四川、热河、察哈尔、蒙古、西康等省。
2.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病人和狗。犬内脏利什曼病是由犬利曼原虫引起的。根据国内研究,犬内脏利什曼病和人黑热病的分布,在很多地方是平行的。
3.传染途径 主要是通过白蛉作为传染媒介进行传播。
4.流行特征 本病主要见于农村。
本数据库收集了自2004年网络直报以来报告的全部数据,主要内容包括分地区、年龄组性别、职业和病种多种维度的发病人数、发病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等。
数据库标识符: | |
数据库名称: | |
关键字: | |
摘要: | |
最近修改日期: | |
负责单位名称: | |
负责单位通讯地址: | |
负责单位邮编: | |
负责人联系电话 : | |
资源分类标准名称: | |
资源类目名称: | |
资源类目编码: | |
访问控制: | |
URL地址链接 : |
添加关注
申请数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