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毒理学 >>杀虫脒

杀虫脒
 
摘要: 杀虫脒[ClC6H3(CH3)N=CHN(CH3)2] 又称氯丙脒,N′-(4-氯-邻甲苯基)-N,N-二甲基甲脒。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可用于防治对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害虫。



杀虫脒[ClC6H3(CH3)N=CHN(CH3)2] 又称氯丙脒,N′-(4-氯-邻甲苯基)-N,N-二甲基甲脒。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可用于防治对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害虫。杀虫脒有基质型和盐酸盐型两种制剂,纯品均为白色结晶。前者具有氨样气味,熔点32℃,微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后者无臭气,熔点225℃,易溶于水,稳定性比前者强,而加入一些酸性物质更可延长药效。杀虫脒在弱酸、弱碱中易水解破坏。

属中等毒类。急性经口LD50,大鼠为340~490mg/kg,小鼠为270~400mg/kg。大鼠经皮LD50为2,600mg/kg。毒作用出现迅速。急性中毒症状主要为神经兴奋、躁动、抽搐、气促,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其致死过程迅速,存活者恢复也快。亚急性试验中,能引起生长延缓。在慢性试验中,给大鼠和狗喂饲2年,当剂量大于500ppm时,有较明显的肝细胞结节性增生、胆管增生及肾上腺皮质细胞轻度肥大等病变。在致癌试验中,对小鼠进行终生喂饲,发现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N-甲酰基4-氯邻甲苯胺和4-氯邻甲苯胺均有致癌作用,主要是引起结缔组织恶性血管内皮瘤。在小鼠皮肤长期涂敷的致癌试验中,发现涂敷过杀虫脒的小鼠皮肤经巴豆油促长后,皮肤乳头状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并且试验中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杀虫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在体内的分布量依次为肝、肾、肺、脾、脑、心、胰、脂肪。动物实验证明,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 (主要为对氯邻甲苯胺) 能迅速从尿中排出。给药后24小时,尿中的排出量,大鼠为85%,狗为70~80%,奶羊为65%。杀虫脒还能从胆道和乳汁排出。由于杀虫脒在体内迅速代谢和排出,故组织内无明显的蓄积。但在植物体内,杀虫脒的主要代谢产物对氯邻甲苯胺残留时间较长。

杀虫脒不引起胆碱酯酶的抑制,在中毒剂量时也不引起胆碱能神经兴奋,不产生骨胳肌胆碱能受体的刺激症状。一般认为杀虫脒具有作用于交感神经而对副交感神经没有影响的独特作用。

人的杀虫脒中毒主要是由于误服引起的急性中毒及生产和施药时不慎引起的生产性中毒事故。人中毒的症状主要是嗜睡、疲乏无力,其主要代谢产物对氯邻甲苯胺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等。长期接触高浓度杀虫脒能损伤皮肤的微循环。急救主要是对症处理,适当补液以利毒物的排泄。严重中毒有紫绀出现时,可用小剂量美蓝静脉注射。治疗中须密切注意病人肾功能受损害情况。测定尿中对氯邻甲苯胺可作为机体吸收程度的指标。

水果、蔬菜禁止使用杀虫脒。粮食作物距收获期40天以内不得使用,且每亩用量不得超过100g。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455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