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毒理学 >>硅及其化合物

硅及其化合物
 
摘要: 硅(Si)在自然界中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是不少矿物的成分。元素硅的比重为2.33。熔点1,410℃。沸点2,355℃。用粗硅(98%纯)制造硅铁、硅铜、硅青铜、硅铝等合金时,可产生硅粉尘及无定形二氧化硅气溶胶。



硅(Si)在自然界中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是不少矿物的成分。元素硅的比重为2.33。熔点1,410℃。沸点2,355℃。用粗硅(98%纯)制造硅铁、硅铜、硅青铜、硅铝等合金时,可产生硅粉尘及无定形二氧化硅气溶胶。半导体工业制备单晶硅(纯硅)时,可释出挥发性四氯化硅。

硅的化学特性与碳相似,并可代替碳合成许多有机硅化合物,有硅烷、硅氧烷、杂硅氧烷等。

硅烷 多数呈油状,性质稳定。但其氢基可被氯取代而产生三氯氢硅及四氯化硅。具高度活性,其蒸气有强烈刺激性,在空气中可水解而释出氯化氢。

硅氧烷 除含硅及氢外,还含有氧,甚至含碳。且其单体分子可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合成硅树脂、硅橡胶及硅油,通称为聚烃硅氧。其分子结构与硅酸盐矿物同,具在常用的聚烃硅氧产物中,硅树脂实际上对机体无害,即使作体内包埋也甚少反应。硅橡胶具有高度化学惰性,可用于联接血管。硅油在不同温度下均能保持其粘稠度。它的蒸气可作为抗泡剂吸入以利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排痰,还可用作防治接触性皮炎的油膏基质。但动物实验却证明吸入高浓度硅油蒸气时亦可致死。硅油对眼粘膜有轻度刺激,低分子者更严重。

杂硅氧烷 组成极为复杂。是化学合成中常见的中间产物。除含硅,氢、氧以外,有的品种还含碳、金属(如铝、铅、锑等)及硼、砷和卤族元素(主要为氯)。本品易水解成硅酸,因此对人有害。其中以四甲氧基硅[Si(OCH3)4]和四乙氧基硅[Si(OC2H5)4]最常见。四甲氧基硅又名甲基硅酸盐[(CH3)4SiO4]常用于制造显像管萤光屏。其蒸气或液体与眼接触时往往不立即发生反应,但当逐渐水解释出硅酸后即有强烈刺激,可使角膜变白或形成溃疡,甚至致盲。吸入其蒸气可损害肺及肾,严重时致死。接触其蒸气及液体的当时同样无反应,因而不易引起警惕。四乙氧基硅又名乙基硅酸盐[(C2H5)4SiO4]铸造特殊金属时作为模型粘合剂,或用作化工合成原料。其毒性很小,但高浓度时可刺激粘膜及皮肤,极高浓度时亦可致实验动物死亡。

其他常见的杂硅氧烷还有三乙氧乙基硅烷、乙烯三乙氧基硅烷等,其大鼠经口LD50分别为13.72和22.5g/kg,而兔经皮LD50分别为16和10ml/kg。

烷基(苯基)氯硅烷 氯硅烷通式为SiHxCly。挥发性液体。在空气中,特别是受潮时,易水解而释出氯化氢等刺激性物质。对上呼吸道粘膜和眼有强烈刺激作用,局部可出现充血、水肿,甚至溃疡、坏死。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时,可引起鼻粘膜萎缩、支气管炎、肺充血和肺水肿。苯基氯硅烷还可引起口腔炎。皮肤接触其液体可产生皮炎或灼伤、眼粘膜接触其液体可产生严重灼伤。常用品种有:二甲基二氯硅烷、小鼠LC50 (2小时)为300mg/m3;乙烯三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及乙基(乙烯)二氯硅烷,大鼠经口LD50分别为1.28、2.39及2.83g/kg,兔经皮LD50分别为0.68、0.89及0.75ml/kg。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9565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