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类是由无机酸或有机酸与醇进行酯化反应缩去水而成。醇或酚与酰卤或酸酐、醇与烯酮类、游离酸与脂肪族重氮衍生物反应也可生成酯。酯广泛用作溶剂、食品和化妆品香料、塑料增塑剂和固化剂。农业用有机磷酸酯类另条阐述。
酯类一般是中性无色液体,脂肪族烃与饱和醇生成的酯具有果实香味,能溶于水,也有些难溶于水。有些酯的闪点低,常易燃烧。蒸气可经呼吸道吸收,液态酯类可经皮肤吸收。吸收后溶于血浆内,部分经肺和肾排出,部分水解后转入正常代谢过程。
酯类化合物除少数几种为剧毒、高毒类外,大多均属微毒至中等毒类,也有很多是无毒的。
脂肪族酯
甲酸甲酯 (HCOOCH3) 无色易燃、有乙醚气味的液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沸点31.5℃。挥发度2.1。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生产中往往与其他酯类如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混合使用。动物吸入高浓度蒸气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可引起肺水肿及肾、肾上腺、脑膜等组织充血。
乙酸甲酯 (CH3COOCH3) 无色有香味易燃的液体。溶于水及有机溶剂。沸点59℃。挥发度2.8。猫吸入65mg/m3浓度,2~3小时可致死。在高浓度下对人眼、粘膜有刺激,并可引起头痛、嗜睡、眩晕、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乙酸乙酯 (CH3COOC2H5) 无色有果实香味的液体。在水中易水解,呈弱酸性反应。沸点77℃。挥发度3.0。猫在浓度155mg/m3下15分钟可产生麻醉并致死。人在浓度1,308mg/m3(400ppm)中可引起粘膜刺激症状和一时性角膜混浊,刺激作用较乙酸丁酯为弱,对皮肤可引起皮炎及湿疹。
乙酸丁酯(CH3COOC4H9) 无色易燃液体。微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沸点126.5℃。挥发度4.0。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刺激作用,使角膜上皮形成空泡。高浓度时有麻醉作用。
乙酸戊酯(CH3COOC5H11) 无色易燃有香蕉香味的液体。溶于乙醇及乙醚,微溶于水。沸点148.8℃。商品多为n-乙酸异戊酯与乙酸戊酯异构体的混合剂。豚鼠在浓度5,300mg/m3(10,000ppm) 中接触5小时产生刺激症状并致死。人接触5,054mg/m3(950ppm)30分钟时引起结膜炎、咽喉炎,并伴有全身症状。
乙酸乙烯酯 (CHCOOCH=CH2) 无色易燃液体。能与乙醇、乙醚混溶,微溶于水。沸点71~72℃。用于塑料及乙烯基乙酸树酯的制造。动物实验见眼、鼻、肺、支气管及皮肤损伤。对人的影响主要为皮肤致敏及皮炎,未见有全身性中毒的报道。
草酸二乙酯[(COOC2H5)2] 无色有芳香味的油状液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沸点185.7℃。曾有报告,工人接触浓度为760mg/m3数月后感虚弱、恶心、头痛,并有轻微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酸性粒细胞增加等现象。停止接触后上述症状即消失。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氯甲酸甲酯(ClCOOCH3) 无色易燃有腐蚀性的液体,可自行分解为氯化氢和其他产物,在水和潮湿空气中易分解。沸点71℃。工业上用于有机化学合成。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动物在浓度为52.8mg/m3下可引起催泪,在1,000mg/m3下10分钟即死亡,估计其刺激强度为氯气的5倍,光气的一半。高浓度下可引起肺水肿。也可引起皮肤过敏。对从事制造氯甲酸甲酯工人血液检查及肝功能试验未发现有损害的报道。
磷酸三邻甲苯酯[TOCP,(CH3C6H4O)3PO] 不易挥发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沸点410℃。工业上用作溶剂或增塑剂。挥发性低,常温下不产生吸入性危害,但在通风不良的小室内加热,则可引起吸入中毒。
人误食此酯曾造成大批集体中毒事故,先发生短暂的胃肠道症状,其后出现神经炎及上下肢远端肌肉弛缓性瘫痪。严重者可因咽喉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有的伴有精神症状。瘫痪大多能恢复,但恢复缓慢,可长达5~6年。
亚磷酸三苯酯[(C6H5O)3P] 常温下为结晶。无色无味。燃点22~24℃。沸点360℃。挥发性低。用作硝化纤维的溶剂、增塑剂。猫皮下注射后,病理解剖可见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变性,与磷酸三邻甲苯酯相似。未见有生产性中毒的报道。
硫酸二甲酯 [(CH3O)2SO2] 无色略有葱头味的油状液体。沸点188℃。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用作化学合成的甲基化剂。
属高毒类。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遇组织水分即缓慢水解成甲醇和硫酸。后者对组织发生腐蚀性损害,故潮湿的皮肤、眼结膜、上呼吸道及肺最易受损。潜伏期通常为2~24小时。皮肤接触当时常无感觉,间隔一定时间后,局部发热以至灼烧感,继而出现水泡并逐步扩大,尤其在阴囊部位。眼疼痛、怕光,视力模糊等,重者出现眼睑浮肿、痉挛及角膜点状上皮脱落或溃疡等。大量吸入,可导致肺水肿。由于严重腐蚀作用可引起气管粘膜的大片坏死脱落和继发感染。尚可并发咯血、气胸、皮下气肿等。
本品污染地面或设备,要及时用稀氨水洗消。眼受沾染时用0.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5~10分钟,再用抗菌素眼药水及醋酸考的松眼药水交替滴眼。皮肤沾染后,用5%碳酸氢钠湿敷。有水泡形成时,按烫伤原则处理。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预防及治疗肺水肿。肺水肿严重者可能在1~7天发生气管粘膜大片坏死脱落,应予警惕,防止发生窒息。
氯磺酸甲酯(CH3OSO2Cl) 无色油状液体。沸点133~135℃。用作甲基化剂,也是化学合成的中间体。曾用作化学武器。它和光气、氯气一样可引起肺水肿。在浓度低达8mg/m3时即有强烈的催泪作用; 浓度50mg/m3时,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即不能耐受;浓度2,000mg/m3时暴露10分钟即可致死。未见有生产性中毒的报道。
对甲苯磺酸甲酯 (CH3C6H4OSO2CH3) 固体。熔点27~28℃。用作甲基化剂。有强烈的起疱作用,接触之初无症状,数小时后于原接触部位发生疱疹、疼痛,某些病例可形成很大的疱。由于蒸气压低,未发现全身中毒症状。
硅酸酯
硅酸甲酯[Si(OCH3)4] 液体。沸点121℃。陶瓷工业用作胶合剂,建筑工业用作混凝土的防护层,也可用作金属表面的防护层。
动物注射硅酸甲酯,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不论何种途径进入机体都可引起肾脏损害。在不很严重的中毒实验中观察到肾小管变性,而严重中毒时则可造成整个肾脏组织变性。眼接触液体或其蒸气可引起强烈疼痛、角膜混浊、坏死、溃疡,甚至失明。
硅酸乙酯[Si(OC2H5)4] 又名四乙基原硅酸酯。无色有淡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沸点168.2℃,在水中可水解成乙醇和硅酸。建筑工业用作制造抗酸、防湿的砖、混凝土和防护层。也用于制造金属浇铸用的铸模箱及抗热化学物质的油漆。
接触液体或蒸气可刺激眼和呼吸道。空气浓度超过25.53g/m3(3,000ppm)可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但因其挥发性低,常温下不能达到有害的浓度。未见有生产性中毒的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