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Ti),难熔稀有金属。熔点1,800℃。沸点3,000℃以上。广泛用于制造飞机、火箭、导弹和化学、石油等工业;又是不锈钢的重要成分之一。
正常人体内含有微量钛,但其作用未能肯定。金属钛、氧化钛和碳化钛属低毒类。用氧化钛饲养动物16个月,未见器官病理改变。以金属钛植入狗的肌肉内7个月,只见金属被纤维组织包围,未见病理反应。移去金属块后,伤口愈合良好。动物吸入钛的不溶性化合物,包括Ti、TiO2和TiC等,肺组织未见特殊毒性反应,致纤维化作用甚弱。工人长期吸入TiO2粉尘,肺部亦无任何变化。因而,一般认为金属钛及其氧化物无毒。但亦有报告,反复吸入氧化钛尘可使某些种类动物的肺部发生纤维化;动物吸入碳化钛气溶胶5个月,肺部也发生类似尘肺的病变,因此,仍应予以注意。
四氯化钛及其水解物则具有毒性。由于四氯化钛粉尘在潮湿空气中水解形成TiCl2(OH)2和TiCl(OH)3,能进入肺深部,进一步水解为HCl而产生有害作用。狗吸入TiCl4粉尘后数小时可发生严重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甚至引起虚脱和死亡。肺部见局灶性充血和出血。此外,还发现SiCl4和TiCl4共存时,有协同作用。
大鼠急性吸入TiCl4中毒后早期,钛离子主要滞留在肺,但几天后即排除。主要排出途径是肠道,部分可随尿排出。大鼠静脉注射TiO2后,75%分布于肝,仅3%在脾,而上腹部肝区附近的淋巴结中浓集量最高。四氯化钛遇水产热并生成盐酸,溅于皮肤会引起热灼伤,入眼可致化脓性结合膜炎和角膜炎,进而产生角膜混浊。故接触四氯化钛及其水解产物的工人,应注意皮肤、粘膜和呼吸道的防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