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秃发
创建时间:2013-01-06

摘要:秃发的原因比较复杂,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二大类。前者包括先天性全秃、先天性少毛症和先天性局限性秃发。后者包括早秃、斑秃、假性斑秃、精神神经性秃发及拔发狂、内分泌障碍性秃发、化学性秃发、营养代谢障碍性秃发、损伤性秃发、疤痕性秃发、毛囊炎性脱发及粘蛋白性秃发等。 [阅读全文]

冷球蛋白血症
创建时间:2012-12-24

摘要:冷球蛋白血症是冷球蛋白在低温下发生沉淀的疾病。可发生于多种疾病,包括肿瘤、感染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如肢端发绀症、冻疮、血管病、网状青斑、紫癜等。冷球蛋白在寒冷时沉淀,温暖时再溶解。[阅读全文]

着色性干皮样病
创建时间:2013-01-06

摘要:着色性干皮样病是一种临床表现类似着色性干皮病的综合征,与后者不同之处是常起病于30~40岁之间,有时可误诊为晚发型着色性干皮病。[阅读全文]

寄生虫恐怖症
创建时间:2012-12-18

摘要:寄生虫恐怖症又称寄生虫妄想。前者是畏惧患某种寄生虫病; 后者类似患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坚定不移地确信自己患有某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两者常可同时存在,难以区分。[阅读全文]

毛囊瘤
创建时间:2013-01-06

摘要:毛囊瘤又称毛囊痣,是一种分化程度较高的良性毛囊瘤。少见。大都发生于成年男性。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鼻侧,偶见于头皮或颈部。[阅读全文]

稻农皮炎
创建时间:2012-12-21

摘要:稻农皮炎是农民在种稻过程中发生于四肢的各种皮肤病。主要分两大类:血吸虫尾蚴皮炎(见另条叙述)和浸渍糜烂型皮炎。在种稻过程中,由于工种和气候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耕田阶段,拔秧、插秧、耘耥阶段,割稻阶段。各个阶段的发病情况不同,以第二阶段中发生的浸渍糜烂发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故总称为浸渍糜烂型皮炎。 [阅读全文]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
创建时间:2013-01-06

摘要: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又称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无性别年龄差别,部分病例发病前有外伤史。[阅读全文]

射线角化病
创建时间:2013-01-06

摘要:射线角化病是反复小剂量放射治疗、X线透视检查后发生于照射处皮肤上的角化病。[阅读全文]

皮炎芽生菌病
创建时间:2012-12-17

摘要:皮炎芽生菌病系由皮炎芽生菌引起的一种以侵犯肺、皮肤和骨胳为主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病变。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非洲、南美。欧洲和亚洲少见。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多在20~50岁间,男性劳动人民多见。[阅读全文]

匐行性回状红斑
创建时间:2012-12-18

摘要:匐行性回状红斑是一种少见的以播散性回状红斑为特征的皮肤病。也属于慢性多形红斑类,病因未明,多数作者认为可能是对肿瘤组织的一种过敏反应。[阅读全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