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流行病
流行病学监察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流行病学监察又称流行病学监测,是对疾病的分布及疾病的动态趋势不断地进行监视。亦即通过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死亡及发病资料,并将整理与评价的资料结果,分发给有关的机构和个人,以利于预防疾病的一种工作。这个概念并不包括直接进行的防制措施,而是为制订措施提供依据。监察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减低患病率及死亡率。 [阅读全文]

消毒剂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消毒剂系指能杀灭各种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无害的化学或植物制剂。自古以来,人们即已利用化学药物或植物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如用盐渍或烟熏保存食物,用香料保存尸体,用铜或银壶保存饮水等等。1827年,Alcock开始用漂白粉作消毒剂。1843年,Sem-melweis将漂白粉用于术前洗手。1867年,Lister用苯酚浸泡手术器械与消毒手术皮肤,1870年用苯酚喷雾消毒空气,以防伤口感染。此后,对消毒剂的研究渐多,使用日广,新药经常出现,但直至目前尚无一堪称理想者[阅读全文]

真菌的杀灭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真菌包括霉菌和酵母菌。其中某些可使人患病,或于无生命有机物上生长繁殖,损坏物品。因此真菌的杀灭对保护人们健康,防止物品霉烂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

人群易感性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人群易感性即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受传染后易发病的人,称为对该种传染病的易感者。人群对该病的易感者多,则人群易感性高; 反之,人群易感性低。 [阅读全文]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又名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随同患者或携带者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排出以后,污染周围的日常物品,如衣被、毛巾、食具、玩具、器皿等,在这些杂物上的病原体再通过人的手或其他方式传播到易感者的口鼻粘膜或皮肤上,而使之受染,所以这种传播又称为杂物传播。[阅读全文]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简称流行病学调查,是流行病学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二个方面,从了解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特征的人群组中的分布,探索与该疾病发生、蔓延及消灭有关的各种因素。为使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能切实有效,调查前必须制订调查计划。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要求获得的指标,如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发病率,某因素与某病或健康的联系,某项措施对防制某病的效果等。 [阅读全文]

消毒动力学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消毒动力学主要研究消毒处理中微生物死亡的速率及有关因素对其影响的规律。1897年,Kronig等用定量方法研究了消毒对微生物的死亡情况。1907年Madsen等与1908年Chick曾将化学杀菌实验结果用数学方程式表示微生物在消毒过程中的数量变化,并认为化学消毒类似化学单分子反应。此后,研究者不断增多,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些数学模型,有的已在发展消毒理论和指导消毒实践上起了良好作用。[阅读全文]

慢性灭鼠剂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慢性灭鼠剂主要指抗凝血灭鼠剂而言,为近三十余年防制鼠科,特别家栖鼠类的主要灭鼠剂。此类灭鼠剂需使啮齿动物多次取食累积中毒才可致死,即所谓多剂量技术,因此又称多剂量灭鼠剂。[阅读全文]

卤素消毒剂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卤素消毒剂是指用作杀菌的卤素及其化合物。卤素的化学性能以氧化作用为主,其中的氟虽然最为活泼,但因对人毒性大,对物品腐蚀性强,故很少用于消毒。活性溴化物单独使用,大多亦有较强的毒性与刺激性,但某些溴化物可与含氯消毒剂混用以加强杀菌效果。氯与碘以及其化合物,由于性能适宜,已成为使用广泛的消毒剂。 [阅读全文]

食品消毒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食品消毒目的有二,一为预防肠道传染病,一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前者必须将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清除至无害程度;后者又称食品防腐,有时仅需抑制其中微生物繁殖或酶的活动即可。 [阅读全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