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流行病
灭鼠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灭鼠原系指杀灭鼠类而言,现已扩大到对整个啮齿动物的防制而成为研究有害啮齿动物生态行为、发展防制技术,以控制其种群数量的科学。[阅读全文]

临床流行病学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临床流行病学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探索其所属人群中发病的特征、可能致因、转归,以及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与受益,为提高医疗保健措施提供依据的研究。它也就是流行病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群中的临床病人,因而它是着重从社会群体的观点来研究临床病例的发生、发展、预后以及防治方法的效果等。在研究方法上将临床方法与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特别常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来评价治疗和医疗保健措施的效果与受益,因此强调研究的设计,测量疾病的方法、指标及评价等。[阅读全文]

灭鼠剂毒力测定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灭鼠剂的毒力通常用LD50表示。此处LD50系指使实验鼠类群体半数死亡时个体所需平均剂量的估计值,其单位为mg/kg。[阅读全文]

外潜伏期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一些吸血昆虫生物性传播的传染病,病原体进入媒介昆虫体内以后,必须经过一段发育繁殖期间才能传播。此段期间称为外潜伏期。 [阅读全文]

激光消毒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激光为激光器中受激发光物质经激发产生的光子通过谐振腔放大所形成的光束。其特点为: ①能量高度集中,最亮时可高出太阳亮度一百亿倍以上; ②单色性好,谱线宽度通常小于0.1nm; ③指向性强,发散角小于1mrad。激光因其特点,自1958年发现后迅即受到重视,并广泛用于各领域,在消毒中也进行了研究。[阅读全文]

超声波消毒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超声波系频率大于20kHz的纵波。当其通过液体时,不断呈疏密相间的波动。稀疏时所产生的瞬时负压可超过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而形成空穴,密集时所产生的正压又使空穴破溃,形成巨大的压力。此种正负相间的压力,冲击微生物,可使之破碎死亡; 冲击水或其他化合物分子可产生电离和自由基。自由基的化学活性较强,作用于微生物亦可使之致死。[阅读全文]

消毒效果生物鉴定法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消毒效果生物鉴定法 是指在实用条件下或应用试验时,通过测定有关微生物存亡以鉴定消毒效果的方法。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与消毒剂杀菌试验相同 (见“消毒剂杀菌试验”条),其具体方法则随物体表面、空气、皮肤、水液等处理对象而异[阅读全文]

传播机转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病原体感染易感者后,在其体内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侵入新宿主,病原体的这种更换宿主的过程称为传播机转。传播机转由病原体从宿主排出,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停留和病原体侵入新宿主机体这三个连续阶段组成。病原体的排出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与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定位有关。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定位于肠道,病原体随粪便排出体外。如伤寒、痢疾、霍乱尽管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但其病原体主要都是随粪便排出的。伤寒菌也能随尿排出,但是菌量较少,当然也有传染性,却难以与粪便相比[阅读全文]

预防措施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预防传染病发生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统称为预防措施。预防措施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进行。 [阅读全文]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系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含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四十年代后期发现其具有杀虫活性。1953年,美国碳化物联合公司(American Cyanamide Corp.Ltd.) 合成具有广谱、低毒、高效杀虫剂N- 甲氨基甲酸酯-1-萘酯,1958年投入生产,商品名西维因 (Sev-in)。[阅读全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