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流行病
螨类防制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螨类防制对象为其中的可传播疾病类群,主要有: 恙螨、革螨与尘螨等。 [阅读全文]

疫源地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疫源地是指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所能波及的地区。如一个麻疹患儿在家隔离治疗,病毒能传播的范围是该家庭,传播的对象是他家里的人及到他家去的人。因此这个家庭就是麻疹疫源地。若在某些地区的野外有保存鼠疫杆菌的野鼠,则该地区即为鼠疫疫源地。 [阅读全文]

爆发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在短期内突然发生某病的多数病例时称为爆发。伤寒、痢疾、麻疹、流行性感冒、水痘、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以及食物中毒或其他中毒都可引起爆发。很多人同时暴露于同一致病因子时便能在短期内发生多数病例。例如集体在疫水中游泳或以其他方式接触疫水,可引起急性血吸虫病的爆发;很多工人同时接触某种毒物可引起急性职业性中毒的爆发。在易感者多的集体单位可发生流行性感冒爆发、水痘爆发、腮腺炎爆发等。[阅读全文]

疫源地消毒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可能散播到的场所,皆可成为传染病疫源地。此类场所常污染严重,易发生新的病例,对其进行消毒为防止传染病流行的一个重要措施。[阅读全文]

有机氯杀虫剂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有机氯杀虫剂系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含氯有机化合物,目前已有约60种。我国过去常用者为滴滴涕与六六六。此类杀虫剂具长效广谱,生产简易,价格低廉,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等特点,曾为化学杀虫的主要药物[阅读全文]

红外线消毒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红外线又称热射线,为0.77~1000μm波长之电磁波。按波长的差别,大致可分为3段: 0.77~3.0μm为近红外区,3.0~30.0μm为中红外区,30.0~1000μm为远红外区。红外线有良好热效应,热能直接由放射电磁波产生,不需经介质传导,故升温快,有利于消毒。 [阅读全文]

??蠊防制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蠊俗称蟑螂, 属??蠊目, ??蠊科, 体躯椭圆形, 背腹扁平,长1.2~3.5cm,呈褐色或深褐色,具油状光泽[阅读全文]

病毒的灭活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病毒于自然环境中可存活一定时期,有些经数周或数月,有些经年余仍有传染性,故病毒的灭活于传染病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病毒仅能于活细胞内通过核酸复制繁殖[阅读全文]

超额死亡率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超额死亡率即死亡率的升高超过一定的正常临界水平。[阅读全文]

爆发调查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爆发调查是在某病发生爆发后为阐明爆发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重演而进行的调查。 调查前须对此次爆发的时间、地点和发病情况作一般性了解,对爆发原因提出初步假设。根据初步了解的线索拟定调查表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的对象应包括发生爆发范围内的患者以及非患者。此外,可根据疾病性质作现场观察及必要的实验室检验。在发生爆发后尽快进行,否则就难以了解当时的现场及收集当时有关的标本。在发生食物中毒的爆发时。可根据病例的主要症状、体征和化检指标,规定本次爆发病例诊断标准。 [阅读全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