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驱鼠剂
创建时间:2012-12-14

摘要:驱鼠剂为用于驱避啮齿动物,防止其破坏物品的药物。现有驱鼠剂多通过所防制动物的味觉与嗅觉发挥作用,以减少其取食与咬啮。1932年,曾试用96A(硫黄与铜盐混合物) 驱避野兔保护林木。五十年代开始系统寻找新的驱避药物,先后已筛选数千种化合物,其中以放线菌酮作用最强[阅读全文]

多发性硬化症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常在青年时期发病,67%发生于20~40岁。病理特点是大脑、小脑和脊髓白质有多发性、斑点状脱髓鞘病灶。潜伏期可能为3~23年。缓慢起病,偶可急性发病。急性期应用ACTH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使症状缓解。[阅读全文]

蜱传回归热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蜱传回归热又称地方性回归热,系蜱传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软体蜱为其主要传播媒介。临床特点与虱传回归热类似,但病情较轻。本病未经治疗者病死率2~5%,1岁以内婴儿可高达20%。抗生素的使用与虱传者同。治疗过程中很少有赫氏反应。对青霉素耐药而无效者,用四环素有效。预防主要为防蜱叮咬。[阅读全文]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是HSV 1型(HSV-1)和2型(HSV-2)所引起的各种临床征候群。以儿童较为多见。人是自然界的唯一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接吻、摔角、医护人员手指接触病人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均可使易感者分别获得口腔、皮肤或手指感染。HSV-1尚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阅读全文]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合胞病毒(RSV),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在组织培养细胞上繁殖时,能引起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本病经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成人与小儿均易感,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机会较多,症状也较重,感染1年左右后可再感染,其流行特征介于甲型流感与副流感之间,流行期较短,但较流感略长。一年四季都可流行。[阅读全文]

副伤寒甲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副伤寒甲的病原体是副伤寒甲沙门菌,有8个噬菌体型,属A组沙门菌,只对人有致病力。潜伏期为5~15天。临床表现类似伤寒,但起病急速者多,体温常在3~4天内达高峰,呈梯形上升者少见。热型多表现为弛张型。中毒症状较轻。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较多见。皮疹数量较伤寒为多,疹大而显著。发热期平均约3周。复发较伤寒多。副伤寒甲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预防等与伤寒大致相同。[阅读全文]

厌氧菌感染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厌氧菌感染以胸腔、腹部和盆腔感染为多见。临床症状视感染部位而异,临床表现特征为分泌物具腐臭,组织坏死或坏疽,病变组织或渗出物中有气体,易并发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氯霉素、氯林可霉素、灭滴灵等对常见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厌氧链球菌等均具较强的抗菌活性,青霉素G仅对后两者有强大杀菌作用。[阅读全文]

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进行性风疹全脑炎是一种极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病毒感染。病理改变为脑膜增厚,小脑、桥脑和延脑严重萎缩。弥漫性神经原消失,但无包涵体。临床症状开始出现于十几岁儿童,表现为进行性肌痉挛、共济失调、精神衰退和发作性抽搐。[阅读全文]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 (HSV) 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感染。新生儿主要由HSV-2引起,并常有其他脏器病变;成人则主要由HSV-1引起(见“单纯疱疹”条)。HSV脑炎占散发性脑炎的20~75%。发病者以成人为主,男稍多于女,四季散发,以冬春季稍多。[阅读全文]

鹦鹉热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鹦鹉热为鸟的传染病,病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人的感染可呈轻型流感样或不显性感染。临床表现为肺炎和以发热为特征的疾病。由鹦鹉热衣原体以外的衣原体在鸟类传播的感染称鸟疫。病原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繁殖后,经血流散播至肺,引起肺泡间质和血管周围细胞炎性反应。潜伏期7~14天或更长。隐性或轻型流感样感染常见;中等或严重感染少见。本病轻者自愈,重者可死亡。本病无持久免疫力,疫苗效果不满意,主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阅读全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