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传染病诊断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早期、正确的诊断传染病,不仅是为了及时、正确的治疗,更重要的是为了及早控制传染源,防止疾病传播。第一例烈性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尤其是不典型的病例,对预防和杜绝流行具有头等重要意义。传染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的综合分析。[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蜱咬斑疹伤寒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澳大利亚蜱咬斑疹伤寒是由澳大利亚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斑疹伤寒样疾病。1946年在澳洲北部昆士兰地区发现,故又名昆士兰蜱媒斑疹伤寒。主要传播媒介为全环硬蜱。人被蜱叮咬而感染,一般多于8~9月发病,此时为全环硬蜱繁殖最旺盛季节。潜伏期7~10天。有发热和头痛,热程2~12天,平均1周左右。可用四环素或氯霉素及对症治疗。[阅读全文]

感染性休克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感染性休克又称败血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乃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代谢产物和抗原抗体复合物所引起。以上致病因素作用于体内不同组织和细胞,产生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良而引起能量、细胞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多见于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肺炎、尿路感染、菌痢、流行性出血热、腹膜炎、化脓性胆管炎等患者。[阅读全文]

李司忒菌病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李司忒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菌所引起的感染,主要见于新生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有缺陷的病人。临床表现主要有新生儿播散性粟粒样脓肿、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病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之一。眼和皮肤直接接触病畜,亦可能发生局部感染。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免疫功能有缺陷者易受染而发病。本病一般散发,但在婴儿室、病室等处,偶可发生小流行。[阅读全文]

登革热
创建时间:2012-12-11

摘要: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故又名骨折热),有皮疹和出血倾向。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预后良好,病死率低。[阅读全文]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乃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简称甲链)所引起。临床表现一般为慢性病程,如牙槽脓肿、牙周炎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治疗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生素,以青霉素G和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合用,疗程4~6周,以期根治。[阅读全文]

灭鼠剂评价
创建时间:2012-12-14

摘要:对灭鼠剂的评价,首先应根据其灭鼠效果,同时亦需考虑对人和禽、畜等非靶动物的危害,涉及问题较多,需作一系列试验、观察。此外,尚应考虑生产难易、价格高低 溶解度大小、对抗剂有无等问题。对灭鼠剂的评价应包括以下项目。 [阅读全文]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或称海绵样变脑病,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病分布于全世界,主要见于成人,无性别差异,40~60岁有一发病高峰。病理改变是神经原海绵样变性和星形细胞增生,大脑皮质深层病变最为显著,也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伴肌阵挛性抽搐发作。[阅读全文]

鼠疫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历史上曾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本病具有自然疫源性,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他啮齿动物,常借蚤类为媒介而传染于人,首先呈散发性发病,继则流行成疫。临床以急性毒血症、出血倾向、淋巴和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通常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类型。[阅读全文]

单纯疱疹病毒脑膜炎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脑膜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单纯疱疹病毒分Ⅰ、Ⅱ二个血清型(见“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条)。Ⅰ型病毒以侵犯脑实质发生脑炎为重要表现。脑脊液中红细胞增多为此病特点之一,有的病例随着病情进展,糖量可显著减低,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阅读全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